真情满满!习近平重庆考察暖心瞬间

2019-04-19 613 0
作者: 记者 来源: 央视网

  山城四月,春风和煦。

  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乘飞机、坐火车、转汽车,先后用了三种交通工具,来到大山深处的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实地了解脱贫攻坚工作进展和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情况。

  他进学校、访民生、唠家常……细微处流淌着爱民亲民的真挚情怀,言语中饱含着脱贫攻坚的决心和力量。

  关心乡里孩子:“衣服要穿多一点啊”

  冒着早春的微雨,习近平一行人沿着蜿蜒的山路,辗转3个多小时来到中益乡华溪村。

  满眼翠色的大山深处,传来欢快明朗的乐声:中益乡小学的操场上,学生们正在开展课外文体活动——表演土家族传统舞蹈《摆手舞》。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上荡漾着幸福灿烂的笑容。

  学校操场的围墙上,“向善”“向上”“向好”“向美”八个大字,白底红字,十分醒目。

  

  一行人步行进入学校。看到习近平来了,学生们纷纷围拢过来,热情地问习爷爷好。

  习近平俯下身子,笑着和孩子们打招呼、握手。摸到孩子们的手有些微凉,他立刻关切地说道:“穿的衣服少了吧?”

  耐心询问过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后,习近平又走进师生食堂。他仔细察看餐厅和后厨、查阅菜谱、翻看食堂潲水处理登记记录表、浏览学校食堂公示栏,了解贫困学生餐费补贴和食品安全卫生情况。

  每一句询问,都问到了师生们的心坎上。

  

  习近平特别关心孩子们的上学问题,他强调,“两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义务教育要有保障。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要保证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受教育,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从师生食堂出来,他还不忘关心孩子们的穿着,反复叮嘱道:“衣服要穿多一点儿啊,我看这两天有点儿凉!”

  早春微寒的空气中,丝丝暖意在流淌。

  点赞乡村教师:你们做的工作很有意义

  

  “支教多长时间了?”“现在工资水平和县城或者其他地方比怎么样?”“多长时间能回一次家?”……

  师生食堂外,一句句问询细致又亲切。

  一位教师对习近平说,她是从这所小学毕业的,上完大学后又回到母校担任老师,已经工作了17个年头。

  习近平为这位乡村教师点赞:“太好了!”并高兴地说:“我就希望看到有这样扎根这里的一批乡村教师,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家乡培养优秀的后代。你们做的工作很有意义。”

  扶贫路上“不松手”

  大山深处,云雾缭绕。

  离开中益乡小学,习近平乘车沿着曲折险峻的公路盘山而上,前往华溪村贫困户家中。

  华溪村坐落在“两山夹一槽”地带,位于大风堡原始森林深处,人均可耕地不足一亩。

查看余下5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