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和·合——习近平这样讲述亚洲文明

2019-05-13 341 0
作者: 记者 来源: 央视网

  亚洲各国山水相依、民心相通、命运与共。

  习近平主席曾在众多场合多次讲述亚洲文明交流的重要意义。追溯各个国家的文明起源,他提到了“河”;讲述各个文明交流互鉴内涵,他阐释了“和”;为各国文明交流建言献策,他谈到了“合”。

  这三个字言简意深,体现着深远的历史目光,闪烁着深邃的思想光芒,映照着生动的行动实践,向世界描绘了一幅文明交流互鉴、人类命运与共的美好图景。

  壮丽山河 孕育文明

  广袤的亚洲大陆用甘甜的河水浇灌出不同的文明形态,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有三个在这片大陆孕育而生。

  “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如亚洲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孕育了众多古老文明,彼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3月的海南小镇博鳌,海阔帆舞,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用几句话勾勒出古老亚洲文明的轮廓。

  有人把河流称为大地的动脉,河流世世代代地滋润着大地、哺育着人民,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

  盘卧在辽阔神州大地的两条“巨龙”——长江与黄河,日夜奔流不息,养育着亿万中华儿女,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文明,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印度河—恒河低地这片广阔的平畴沃野上,流淌着印度河与恒河,这片丰饶的平原地区,被称做是大自然对印度民族的慷慨赐予,哺育滋养了悠远的印度文明;流经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孕育了饮誉世界的两河文明,催生了璀璨夺目的巴比伦文化,后者曾与古代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和埃及文明比肩齐辉。

  

1

  当地时间2016年1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陪同下参观“四方宫”。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

  每一种文明都从历史长河中走来,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彰显着独具特色的时代价值。亚洲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照亮了人类历史的天空。

  正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中,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带来了一件图尔宾诺墓葬出土的、距今4000多年前的叶形矛。这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出土于青海的、3000年前的倒钩矛非常的相似,而且倒钩的特点也都很明显。这反映出在早期青铜时代,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汇、碰撞和相互的影响。

  大量考古证据显示,几千年来,文明互通的密集轨迹共同编织起亚洲文明的璀璨银河。

  “在亚洲,数学家发明了‘零’的概念与代数学,天文学家更能准确追寻天上繁星,诗人的文学作品至今撩拨心弦,哲学家创造了今天仍影响我们的思想与法律体系。”美国学者斯图尔特·戈登在著作《极简亚洲千年史》中,如是评价亚洲文明的创造力。

查看余下6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