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关切开放事:开放的中国,梦想的模样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 题:开放的中国,梦想的模样——洋学生在中国的日子
新华社记者杨思琪 吴晓颖 陈席元
“人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
近年来,越来越多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逐梦、圆梦,在寻常生活中,与中国百姓共享开放带来的获得感。
美国小伙儿的中国“活法”
这是美国小伙从云在成都的家中(11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吴晓颖 摄
早上8时刚过,四川成都。32岁的美国小伙从云在家中泡好一杯大红袍,端坐在电脑前,调整摄像头、开启麦克风,用一口顺溜普通话开始一天的工作——和团队录制视频课程,回答用户提问。
从云说,他希望打造一座“汉语王国”,用“立体成像”方法,让外国人学汉语变得简单、快速。他研发的学习网站——汉语蓝图,已经制作完成600多个教学视频,拥有6000多名使用者、近700名付费用户。
8年前,从云还在美国一家乐器商店卖鼓,“虽然喜欢那份工作,但觉得没什么前途。”
在朋友的建议下,从云来到北京寻找发展机会。跟随乐队在四川巡演时,他被成都乐观包容、开放友善的城市性格吸引,决定留在成都。
2014年,从云进入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正式学习汉语。起初,他常为记不住汉字而苦恼。慢慢地,他摸索出门道:把拼音的声母、韵母、音调和字形的偏旁部首重新排列组合,分别对应谐音或意义相关的人物、场景、行为。这样,只要记住某个场景或人物,就能记住汉字的读音、字形和意义,再逐渐扩大到词语和句子。
这套自创的学习方法,让从云短短2年就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中的6级考试。他和朋友决定将学习“秘籍”推广,帮助更多外国人学习汉语。
以往在成都,外国留学生毕业后想要留在中国工作、实习或创业,至少要有2年相关工作经历。2017年,成都市出台“产业新政50条”,根据新政,外国人只凭中国高校毕业证,申请2至5年有效期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便可进行毕业实习及创新创业活动。从云成为首批拿到四川省“创业签证”的外国人,创业之路驶入快车道。
“在中国,我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从云说,两年来,他的创业项目在四川省创业大赛中获奖,创业团队从2个人发展到10多人。打理网站、优化课件,周末约好友一起吃火锅、打架子鼓……是这位美国小伙在成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