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一个月内三提“政治三力”
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观察提要】习近平总书记一个月内三提“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中央纪委全会上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具有深刻的政治意涵。
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提“政治三力”。
查阅公开报道,这是总书记一个月内第三次提及“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第一次是去年12月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第二次是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
三次讲话,对象都是党内的“关键少数”,且这次又是中央纪委全会,对提高“政治三力”的要求更深一层。
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斗争
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
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才能看得明白,看得透彻。
刚刚过去的极不平凡之年,也是一次全面从严治党的“压力测试”和“集中检阅”。无论是战疫战洪,还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广大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风雨袭来时,党的坚强领导、党中央的权威是最坚实的靠山”。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命题。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只有从政治上看全面从严治党,才能更加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本质。
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
政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一些腐败分子结成利益集团,妄图窃取党和国家权力,搞非组织活动,破坏党的集中统一,必须高度警惕,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改变人民政权的性质。
“反腐败没有选择,必须知难而进。”只有从政治上看明白了、悟透了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的本质,才能有坚持下去的政治决心和政治定力,赢得这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斗争。
腐败问题的背后,往往有政治问题
这次全会上,总书记深刻分析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用几个“交织”来形容腐败问题的特点和危害,第一个“交织”就是“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威胁党和国家政治安全”。
腐败问题的背后,往往有政治问题。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老虎”来看,很多腐败分子不仅经济上腐化,而且政治上蜕变,对党不忠诚不老实,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总书记曾将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现象归纳为“七个有之”。
有的腐败分子隐藏得很深,很会伪装,说一套、做一套,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的公开场合讲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背地里却搞抵制,阳奉阴违。
今年以来,中央纪委11天之内发布了7名中管干部的处分通报。这7人中,有6人都被指出违反党的政治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