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江西篇
新华社南昌6月7日电题:红土地上的新崛起——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江西篇
新华社记者沈锡权、郭强、余贤红
红色,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染就的江西革命老区底色。这片红色的土地,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江西考察,把脉定向,指引江西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
江西省井冈山市神山村景色(2021年2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山路蜿蜒,峰峦连绵。
井冈山茅坪镇神山村昔日贫困户彭夏英家,日子早已焕然一新:家里办起农家乐,新房子改成民宿,家庭年纯收入达10多万元。
拼版照片:上图为江西省井冈山市神山村村民彭夏英在自己开办的农家乐内展示她家自制的当地特产白辣椒干;下图为彭夏英在农家乐内给游客们上菜(2020年7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革命老区脱贫、老区群众生活水平提高问题,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
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神山村了解精准扶贫情况。在彭夏英家,总书记一间间屋子察看,又坐下来同夫妇俩算收入支出账,问吃穿住行还有什么困难和需求。习近平总书记说,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2020年10月21日,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村民孙观发(左一)向游客介绍当地的特色农产品。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三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再赴江西,来到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看望红军后代,察看村容村貌;走进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了解蔬菜产业发展情况。他强调,我这次来江西,是来看望苏区的父老乡亲,看看乡亲们的生活有没有改善,老区能不能如期脱贫摘帽。
“革命战争年代,江西人民为革命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能忘记革命先辈、革命先烈,不能忘记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深情话语温暖人心。
“扶贫、脱贫的措施和工作一定要精准”“要把乡村振兴起来”“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从罗霄山脉到于都河畔,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指引方向。
牢记指示,为民造福。江西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精准识贫、精准施策、精准退出,25个贫困县顺利摘帽,接续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4391元,老区群众走上平坦路、住上安全房、用上卫生厕、喝上干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