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总理“首秀”,有3个细节引人注意

2023-03-13 5601 0
作者: 董鑫 高语阳 刘艺龙 来源: 政知见

  撰文 | 董鑫 高语阳 刘艺龙

  3月13日,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 新任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

  换届年,新任总理会与副总理一同出席记者会,与记者见面。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何立峰、张国清、刘国中坐在主席台上。

  政知君梳理,总理记者会共回答了10个问题,包括4个境内媒体提问、6个境外媒体提问,时长近1个半小时。

  话题包括新一届政府工作、经济增长、港澳发展、台湾问题、民营经济、民生问题、疫情防控、干部作风建设等。

  李强表示,政府工作就是要贴近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去谋划、推进,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为。

  多次谈到个人经历:

  “我长期在地方工作”

  李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多次用个人经历举例说明。

  在回答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时,李强说:“我长期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工作,经常有机会与民营企业家交流,对他们发展中的期盼和顾虑还是比较了解的。”

  “我不由想起当年江浙等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时,创造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李强说,虽然现在创业的模式、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当时那样一种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是永远需要的。

  在谈到中美关系时,李强说,我去年大部分时间是在上海工作,接触了不少包括美资在内的外企高管,他们都告诉我看好上海、看好中国。李强说,这些都表明,中美可以合作,也应该合作。中美合作大有可为。围堵、打压对谁都没有好处。

  全场最后一个问题是政府自身建设问题,李强说“我长期在地方工作,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他表示,要推动各级干部多到一线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向人民群众学习,真正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长期在大机关工作的年轻同志,要深入基层、心入基层,更多地接地气。

  反复传递“信心”:

  长风破浪、未来可期

  “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我想用8个字来概括,‘长风破浪,未来可期’,对此,我充满信心。”李强说。

  政知君注意到,李强反复强调并传递对中国发展各个方面都有“信心”。

  谈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困难,李强介绍,中国发展确实有很多优势条件。比如,市场规模巨大、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丰富、发展基础厚实等,更重要的是制度优势显著。

  对于困难,李强说,实际上大家都有困难,今年中国的困难也会不少,但是大家想一想,哪个时候、哪一年没有困难呢?我们从来都是在克服困难中不断实现新发展的。

查看余下5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