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为内蒙古发展指明方向

2023-06-11
作者: 新华社国内部 新华社内蒙古分社 来源: 新华社

第一观察丨总书记为内蒙古发展指明方向

  “在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上展现新作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近日,在内蒙古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

  “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分别指的是——

  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次赴内蒙古考察、五次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总书记留下许多饱含真情、思想深刻的金句,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

  此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

这是6月6日上午,习近平在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这是6月6日上午,习近平在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对内蒙古的生态问题,总书记十分关心。每次考察、每次下团,必谈“生态”。

  内蒙古不仅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还是祖国北疆“亮丽的风景线”“万里绿色长城”……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在2021年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现场,总书记的新提法令人眼前一亮。2年后,总书记来到巴彦淖尔,为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进一步把脉开方——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

  “落实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草畜平衡、禁牧休牧”“持之以恒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

  “分类施策、集中力量开展重点地区规模化防沙治沙,不断创新完善治沙模式”……

  既统筹考虑,又锚定重点,总书记以科学的生态观、发展观,推动内蒙古生态可持续发展。

  “不能只盯着‘羊、煤、土、气’”

  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五次参加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对内蒙古的转型发展寄予厚望:

  “不能只盯着‘羊、煤、土、气’,要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探索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总书记始终以转型发展的眼光谋划内蒙古经济发展,明确内蒙古“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特点”,走好适合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这是6月7日下午,习近平在呼和浩特中环产业园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这是6月7日下午,习近平在呼和浩特中环产业园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此次在呼和浩特,总书记来到中环产业园,了解当地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情况,他指出,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做大做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是内蒙古发展的重中之重。

  不止有能源产业优势,还有战略资源优势、农牧业优势,总书记要求内蒙古“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加快构建体现内蒙古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构筑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内蒙古的对外开放,强调“内蒙古地处‘三北’、外接俄罗斯、蒙古国,具有发展沿边开放的独特优势,是我国向北开放的前沿”,要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此次考察中,总书记提出,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构筑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要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东三省的联通,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一方面要敞开大门扩大对外开放,一方面要加快融入全国发展大格局,深居内陆的内蒙古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

  “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

  对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四个字的希望:守望相助。

  内蒙古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在促进民族团结上具有光荣传统。

  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曾讲到“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两个感人故事。两段佳话、一脉情深,生动诠释了各族同胞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手足情谊。总书记鼓励内蒙古要倍加珍惜、继续坚持民族团结光荣传统和“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

这是6月8日上午,习近平在呼和浩特听取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这是6月8日上午,习近平在呼和浩特听取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这一次,总书记再次强调“这些边疆民族地区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能掉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秉持守望相助的理念,发扬各民族心手相连的好传统,草原儿女齐心协力守好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千百年来,蒙古马驰骋于辽阔草原,不仅是草原人的交通工具和心爱伙伴,也成为民族文化的精神特征。

  “蒙古马虽然没有国外名马那样的高大个头,但生命力强、耐力强、体魄健壮。我们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以“蒙古马精神”勉励内蒙古干部群众。

  在新征程上,面对“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的历史任务,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将激励草原儿女坚定信心、怀抱梦想、奔腾向前。

  策划:霍小光、于长洪

  主笔:黄玥、魏婧宇、张丽娜

  统筹:张晓松、黄全权、王绚

  视觉 | 编辑:张爱芳、包昱涵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