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重磅座谈会,习近平特别阐述了“第二个结合”
传统中有我们的精神基因,文化中有民族的志气底蕴。
6月2日,一场高规格的座谈会——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就“文化传承发展”这一主题专门召开座谈会。
在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谈“两个结合”,强调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总书记特别阐述了“第二个结合”,称其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总书记在此次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明所从来、知其将往,思考过去、瞩望未来,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中沉淀的,正是走向未来的磅礴力量。
向前追溯,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并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分别进一步阐明“两个结合”的实践意义和基本内涵。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伟大的“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实际,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的又一重大创新,极大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丰富内涵,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认识逐步深化。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考察时,发出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他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至今令人印象深刻:“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如何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作出了具体要求,其中特别强调“立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刻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