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的关心和信心——数看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
2024年12月3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新年贺词,是对过去一年的精炼总结,同时也是对未来一年的清晰展望。它们承载着习近平主席对国家发展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自2013年末首次发表新年贺词以来,这已是习近平主席连续第12年在元旦前夕向全国和全世界传递心声。12篇新年贺词,共计近18000字。字里行间,隐藏了习近平主席怎样的心声和期盼?我们用词频分析一探究竟。
习近平主席最牵挂的是什么?
从高频词分析结果来看,“发展”“人民”“中国”“世界”是他每年新年贺词都会强调的词语。
当前,百年变局深刻演进,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面对国内外双重压力,如何破局——
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七次提及“发展”。
他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政策,聚精会神抓好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
回看2024,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新成果。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梦想号探秘大洋,深中通道踏浪海天,南极秦岭站崛起冰原,展现了中国人逐梦星辰大海的豪情壮志。
一个国家只有发展,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发展,离不开人民。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习近平主席心系人民,始终同人民在一起。每年新年贺词,他都专门提及“人民”一词。12篇新年贺词中,“人民”一共出现了95次。
他多次强调,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
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的话语更加铿锵有力:“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
同样,“中国”和“世界”在习近平主席心中分量万千。
5500公里,这是从中国最北端漠河,到最南端曾母暗沙的直线距离。
从春意盎然的农田到繁忙不息的港口,从温馨和谐的家园到充满活力的工厂,2024年,习近平主席频繁深入各地进行实地考察,累计在国内考察调研超过30天,足迹遍布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
不只是中国本身,习近平主席也重视全球发展。在2024年11月举办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上,他曾强调:“作为世界主要大国领导人,我们应该不畏浮云遮望眼,秉持命运共同体意识,扛起历史责任,展现历史主动,推动历史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