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回顾:嫦娥3号器箭分离 画面如科幻大片

2013-12-02 12897 0
作者: 记者 来源: 新华网

 

精彩片段


全程视频回顾

 

原标题:飞向月宫 飞向梦想——嫦娥三号发射全记录

新华网西昌12月2日电(记者王经国、李清华、田野) 2013年12月1日19时30分,西昌卫星发射场。群山环抱中,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静静地伫立在二号发射塔架旁。

它托举着的就是万众瞩目的主角——嫦娥三号。

6个小时后,承载着中国探月新梦想的嫦娥三号就将怀抱“玉兔”从这里启程,奔向38万公里之外的“月宫”。

低温燃料加注:火箭发射倒计时

发射场区,几名身穿蓝色静电服、手戴棉质手套的工作人员在二号塔架开始为第三级火箭添加“动力”——液氢和液氧。

“这标志着火箭发射已进入倒计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书记孙保卫说,“一旦开始加注低温推进剂,发射就进入不可逆状态。”

火箭上端,雾气缭绕。尽管燃料贮箱进行了严格的保温设计,火箭周围的空气还是迅速地被冷凝成水汽。为了防止结冰,要不停地用氮气吹除,直至发射前的最后几秒。

发射塔架500米外燃烧池内,大火熊熊燃烧——

“液氢液氧是易燃、易爆的气体。米粒大的石子从一米的高处自由下落所产生的能量,就能把液氢引爆。因此加注时需要一边加注一边泄压。”加注手陈复忠说,从加注开始,要有两条专用管路不停地把汽化的燃料导入燃烧池,直到加注结束。

今年43岁的陈复忠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加注手。20年来,经他手加注的2000多立方米推进剂,没有出现一次人为操作失误和重大责任事故。“只要严格按照工作规程操作,就可以做到万无一失。”他说。

2日1时26分,低温燃料加注完毕。场区内,其他岗位人员已开始撤离。刚刚加注完毕的陈复忠将最后阶段的收尾工作重新检查一遍,之后迅速转入地下掩体。

点火:“零窗口”发射

随着发射时刻的临近,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各岗位工作人员更加忙碌——

远控楼内,电测、遥测、外测等系统技术人员,对火箭进行最后的测试检查;指控中心大厅内,不同操作台前调度口令声此起彼伏;瞄准间里,科研人员正用瞄准仪密切监测火箭的姿态;发射场区草坪不远处,消防车、安全保障组随时待命。

“一分钟准备!”2日1时29分,零号指挥员鄢利清洪亮的声音,在静谧的山谷间骤然响起。

所有人的目光顿时聚向2号塔架。发射场区内,来自数十家中外媒体的记者纷纷把“长枪短炮”对准了即将起程的嫦娥三号。

“5、4、3、2、1,点火!”1时30分,鄢利清发出铿锵有力的口令,发射控制台操作手白春波迅速按下了红色点火按钮。

“火箭完全按照‘零窗口’准时发射。”发射场系统副指挥长赵民看着指控大厅屏幕显示的发射时间说,这不仅可以保证嫦娥三号精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而且还节省了燃料,为探测器的后续工作提供动力。

查看余下4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