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贪腐调查:贫困县财政收入共4亿股长挪走1亿
《新闻1+1》2015年8月10日完成台本
——农村贪腐,猛于虎!
(节目导视)
解说:
一个镇的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就可挪用公款8个多亿用于自己理财。一个贫困县的财政收入才4个多亿,可一个股长就能轻松挪走近一个亿,还能成功外逃他国多年。
新闻播报:
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从今年7月至2017年7月,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为期2年的集中惩治和预防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工作。
解说:
官很小,贪腐金额却很大。在同期被查办的职务犯罪中,竟有四分之一多的人,把贪腐之手伸向了涉农扶贫资金。
最高检职务犯罪预防厅副厅长陈正云:
一些省份村“两委”负责人案件超过了整个涉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的半数,有的市县更高达70%—80%。
解说:
涉农扶贫资金的额度在加大,县乡村三级涉农扶贫领域的犯罪案件也在增加。
《新闻1+1》今日关注:农村贪腐,猛于虎!
主持人张羽:
晚上好,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小官巨贪,是最近几年流行的一个新词。它主要是指一些官员级别很低,但是贪腐数额惊人这样一种现象。不幸的是,一些小官还不断的在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来刷新着贪腐数额的上限,令人瞠目结舌。最近就有媒体曝出北京昌平有一位村官,竟然挪用8亿多公款用于个人理财。
那么针对这样的小官巨贪,最高检表示,在未来两年将作为重点的整治目标,主要针对的就是涉农和农村基层组织的官员。最高检为什么要下大力气来拍农民身边的苍蝇,能取得效果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关注的重点。
解说:
8月7日,上周五,中央纪委网站公布了一批群众身边的“苍蝇”,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苍蝇虽小,胃口却很大。
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农业服务中心原主任张佩山,网上几乎搜不到他本人以及单位的照片和资料,但就是这样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村官”,却被中央纪委网站通报,“他挪用8.21亿元公款用于投资理财,并将其中300万元转入个人账户进行理财,收益归个人所有。另有2000万元到期未能收回。期间还收受某信托公司业务员给予的感谢费14万元”。
用计算器一算,这8.21亿,哪怕是存活期,按照0.35%的年利率,那么这一年的利息就有287.35万元;如果是存一年定期,这一年的利息就能达到1642万元。所以有网友评论说:“8个多亿存余额宝里每天收益10万,估计马云都会找他喝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