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GDP增速比拼:重庆居首 仅辽宁为负增长
衡量经济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GDP这个重要指标。尽管它在中国政治经济中的重要性正在被淡化,但它依然是解读中国经济的切入口。
2016年,中国的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在加速分化。这一年有东北传统老工业区的艰难转身,有中部资源大省培育发展新动力的深入探索,有东部发展较快地区出现增速减缓后的产业转型升级,也有西部快速发展的持续崛起。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汇总统计2016年31个省份的GDP总量、GDP增速和人均GDP三大指标,看看到底谁的实力强?谁的潜力大?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2016年,GDP“万亿俱乐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GDP总量:25省份进入万亿俱乐部,中部3省份位居前十
31个省份公布的2016年GDP总量,展示出了不一样的区域格局。
广东依然不负众望,再次拔得头筹。这已经是广东省连续28年稳坐GDP总量头把交椅了。
数据显示,2016年广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512.05亿元,位居全国第一。江苏以76086.2亿元紧随其后,山东以67008.2亿元排名第三。应该说,东部这三大沿海省份继续稳坐“6万亿俱乐部”。
对比2015年,经济总量排位前六名位次未发生变化,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但是却出现了“4万亿俱乐部”“3万亿俱乐部”扩编、“2万亿俱乐部”缩编的变化。
首次进入“4万亿俱乐部”的是河南。随着河南GDP达到4万亿量级,“4万亿俱乐部”的成员增加到了5个。跻身“3万亿俱乐部”的有湖北、河北、湖南三个省份,至此,“3万亿俱乐部”的省份增加到了4个。有增就会有减,相应地,“2万亿俱乐部”出现缩编现象,从2015年的8个缩小到5个。而“万亿俱乐部”成员的数量与2015年持平,均为25个。
再看2016年GDP排名前十位的省份: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其中中部省份占据了三个席位。这个跟2015年相比没有变化,有变化的是,湖北经济总量超过河北,成为第七经济大省,河北滑落到了第八位。此外,福建、上海、北京、安徽等地2016年经济总量排名第十到第十三位,分别比2015年上升一位。而东北老工业区的辽宁,经济总量下降比较明显,比2015年降低了四位,目前排名第14位。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