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无人机+...这可能是你见过的最接地气的用法了

2019-04-17 937 0
作者: 杜金明 来源: 中国之声

  地点 | 新疆石河子

  采访者 | 杜金明

  春种时节,如果你在新疆的棉花地里看见一台拖拉机驾驶室里没人,但“这家伙”却自己跑起来了,方向盘自己在调整方向,走直线比模特走“猫步”还直呢,别害怕,相信你的眼睛,这是真的!

  看!这就是安装了北斗导航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超级播种机”!它一天差不多能播种150亩棉花。

  

  作业中的“北斗导航”播种机
  
 
  装有北斗自动驾驶导航系统的播种机在进行棉花播种 无人机航拍郭雪伟摄

  “超级棉花播种机”它到底是怎么工作的?怎么保证这台播种机走直线的呢?原来,这套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安装在拖拉机上,另一部分安置在卫星数据服务站,还有一部分则是太空中游走的卫星。系统利用卫星定位、机械控制、惯性导航技术,在作业时,使农机按照规划好的路线,自动调整行进方向。酷不酷!

  

  机车驾驶室内的导航调试触摸屏
  
 
  播种后种植户在测量行距

  在地头和地尾分别选择A、B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把播种机从地头开到地尾,导航系统就记住了这个数据,自动生成若干条直线。在接下来的操作中,导航就会指挥机车,按照设定好的直线走,误差在2厘米之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150团棉花种植户马东海说,用了北斗导航系统最大的好处就是机车走直线,棉花的行距和株距基本控制在66公分和10公分,相比以前传统的播种方式,既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也解放了人力。“以前要插标杆,坐在车里,既要握紧方向盘尽量走直线,又要关注后边播种机铺膜打眼儿的情况。”马东海说,现在的效率也很高,一天能播种130亩左右。由于作业精度提高,避免了重复作业或者漏作业,提高了土地利用率3%——5%,作业量提高30%——50%。

  是不是很划算?好多种植户都入手了!

  

  先进的精量播种机

  “只要耕犁及时节,裹茶买饼去租牛。”还以为像陆游诗中所写,宋代就有的耕犁还留在这片土地上?一想到新疆棉花,眼前就浮现出每年乘坐“专列”进疆的“采棉大军”?醒醒吧!人家的“黑科技”可不止“超级棉花播种机”,还有棉花田“大管家”——飞防无人机。

  

  150团春播会战现场的飞防无人机
  
  
 
  石河子现代农业的“中国合伙人”

  28岁的王鹏、姜金玉和29岁的麻俊辉是石河子人,三个人是发小,都是兵团三代。大学毕业在外面打拼几年后,他们看到了兵团现代农业的大发展,于是一拍即合决定创业。小哥儿仨凑了20万块钱,买了三台可进行飞防作业的植保无人机。姜金玉说,拥抱科技是时代发展的主流,他们必须跟上时代的节奏。

查看余下5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