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受“小伤”,黄牛出手获“大赔”

2019-07-17 968 0
作者: 朱翃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交通事故受“小伤”,黄牛出手获“大赔”

  上海特大虚增伤残等级骗保案追踪

  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理赔,理赔金能从一两万元飙升到十几万元,一切理赔流程看上去还“合法合规”,这是如何做到的?

  7月15日,上海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披露了警方近期成功破获的特大虚增伤残等级骗取保险理赔金案件。警方历经近一年的缜密侦查,一举捣毁12个连续作案的“人伤骗保”犯罪团伙,抓获“人伤黄牛”犯罪嫌疑人125名,涉案金额近亿元。

  “人伤黄牛”主动出击,理赔金飙升数倍

  说起“黄牛”,人们的第一印象都是演唱会、热门赛事门口“低买高卖”的票贩子,那什么是“人伤黄牛”呢?

  上海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陆敏韡警官介绍,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由于理赔涉及环节多、手续复杂,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交通事故理赔中介,他们熟悉理赔流程,专门为事故伤者代理索赔,从中收取服务费,被俗称为“人伤黄牛”。

  “由于残疾赔偿金及精神抚慰金在理赔款中占比较高,金额较大,而且直接与伤者的伤残等级挂钩,因此部分中介就通过诸如伪造伤残鉴定、勾结‘黑心’律师等不法手段,谋求不当利益,大大超出了正常的理赔范围。”陆敏韡说。

  2015年8月,市民王女士在上海浦东新区骑自行车时,与一辆小客车发生碰撞,造成其左侧髋臼骨折,小客车承担主要责任。在王女士就诊期间,“人伤黄牛”夏某假冒律师主动搭讪,并自称专门从事交通事故理赔业务,可为伤者提供垫付医药费、安排伤残鉴定、向保险公司索赔等“一条龙”服务。

  在夏某的诱导欺骗下,王女士贪图方便,与之签订了交通事故理赔委托代理协议,约定由夏某为其代理相关事宜,获赔的保险理赔金中2.5万元归王女士,超出部分则归夏某所有。

  最终,夏某通过与上海某民营鉴定所负责人张某串通,由后者在未实际开展伤残鉴定的情况下,出具王女士构成十级伤残的虚假鉴定书意见;后又通过律师钱某,在钱某未与王女士直接联系沟通的情况下,作为王女士的诉讼代理人,凭借伪造的民事诉状起诉肇事司机及保险公司,最终获赔保险理赔金12万元。

  而在另一起案例中,“人伤黄牛”刘某、顾某蛊惑伤者闵先生将事故理赔交由他们代理。刘某、顾某向闵先生支付了30万元,而他们则通过虚假鉴定等手段,最终获赔保险理赔金95万余元。

  “人伤黄牛”、鉴定人、律师相互勾结,形成犯罪产业链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一支队副支队长蔡晔分析说,通过相关案例不难看出,在虚增伤残等级骗取保险理赔金案件中,“人伤黄牛”、鉴定人和律师三者相互勾结,形成了一个从“发现并获得授权——出具虚假鉴定意见书——完成超额索赔”的完整犯罪链条。

查看余下4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