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青少年艾滋病感染率升高

2019-12-01 3589 0
作者: 刘峣 来源: 央视网微信公号

1.webp (3).jpg

  大学志愿者向孩子和家长宣讲“禁毒防艾”知识。陈仕川摄

  艾滋病的传播,青少年首当其冲。通过性传播感染艾滋病,仍然是威胁全人类尤其是青少年健康和生存的严重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2019—2022年)》,将“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工程”列入其中。青少年防艾教育,任重道远。

  性观念及性行为变化,

  防控知识没跟上

  来自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新发艾滋病14.5万例,其中15岁到24岁之间的青年学生,近年来每年的报告发现病例一直在3000例上下。

  尽管青年学生的新发病例占比仅为2%左右,但艾滋病在青少年间的传播仍有不少令人担忧的趋势——一方面,中国青少年艾滋病感染率近年来不降反升,尤其是感染者低龄化趋势明显;另一方面,男男同性传播成为感染的主渠道。

  “大三学生小光,受邀和同学一起出去玩。在一家会所中,他和来自中国台湾、新加坡的同性朋友吃饭、唱歌。在这些人的诱惑下,小光尝试了性兴奋药物,并与他们发生了性关系。等到事后因发烧到医院检查时,发现自己感染了艾滋病。”

  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办公室主任王克荣接触了很多青少年的艾滋病病例,“性无知”是造成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重要原因。“很多孩子没有自我保护意识,直到得了艾滋病才突然感到一切都完了。”王克荣说,艾滋病感染的低龄化趋势令人心忧,很多青少年仍缺乏防艾知识和意识。

  2018年,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曾对某地区中小学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基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一项,小学低年级为4.69%,小学高年级为13.1%,初中为16.05%,高中为24.79%。

  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办公室主任、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张银俊说,青少年性观念及性行为的变化,是造成这一年龄段艾滋病感染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目前青少年的性成熟年龄提前、性行为低龄化,尤其是青年学生正处于性活跃期,具有较高的性行为发生率。但是这一群体仍缺少性与生殖健康知识,艾滋病感染风险意识不强、防控知识缺乏。”张银俊说。

  传播知识也是救死扶伤,

  科学教育很重要

  面对青少年艾滋病疫情的新形势,青少年防艾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日前,教育部、国家卫健委联合部署加强新时代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提出将艾滋病综合防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划等举措。

  “很多孩子毕业于名校,有的还是留学回国,却因为感染艾滋病导致家破人亡。”张银俊说,这些血淋淋的事实让她感受到,尽早接受性教育,就可能让更多青少年避免艾滋病带来的伤害。

查看余下6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