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冠肺炎病患应第一时间服中药
新冠肺炎病患应第一时间服中药(健康直通车第7站)
——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
本报记者 卫庶 喻京英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2月21日 第09 版)
仝小林
张武昌绘
仝小林(中)与医生讨论疫情。
仝小林在病房为患者诊脉。
武汉前方战“疫”胜利消息不断传来,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战“疫”中,中医药再次发挥出应有的特色和优势。2月18日,在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上,钟南山院士肯定了中医药的作用。此前,2月1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湖北省委常委王贺胜介绍说,疫情发生后,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救治患者,坚持中西医结合的要求,推动中医药发挥作用。目前已经派出3支国家中医医疗队,并组织全国中医医药系统共同向湖北派出医疗队员,湖北一半以上的确诊病例使用了中医药治疗。
2月14日,在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的第24场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表示,一旦得了新冠肺炎,应在第一时间吃上中药。
深入社区,关口前移
重心下沉,早期介入
1月23日,仝小林接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紧急通知,被任命为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共同组长,受命前往湖北武汉与各路中西医专家会合,抗击新冠肺炎。
甫抵武汉,他们马上开始分头实地考察,进医院、入社区、看病人,针对疫情优化中医治疗方案,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救治患者。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不深入疫区、不直面患者,很难做出准确判断。”仝小林说,“通过对百余例发热门诊、急诊留观及住院病人的临床观察,我们在疾病分期、不同转归以及应对策略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要让社区防控成为整体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仝小林认为,要切断患病源头,就必须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早期介入,把社区当作抗疫桥头堡。
到了社区,居家隔离人群成分复杂,有普通感冒、有流感、有密切接触无症状者、有密切接触有症状者、还有疑似新冠肺炎感染者……通过问诊,发现多数患者除了有周身倦怠乏力、发热等全身症状,咳嗽、咳痰、气短等呼吸道症状,还有非常典型的脾胃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脘痞胀满,腹泻或便秘等。
仝小林就此提出,治疗时一定要同时注意调理患者的肺、脾。通过实地了解,他将患者分为4类,即密切接触者、发热患者、疑似患者、新冠肺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