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复工如何防控疫情?看看这些地方怎么做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眼下,全国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之外,还有当务之急就是分区分级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现在很多地方已经紧锣密鼓开始复工复产,但是复工复产现实难题不少。农民工怎么才能安全方便地返城?企业开工之后人员聚集,怎么做好防疫?人员通勤、货物运输,怎么加快通行速度?还有很多企业,受疫情影响比较大,怎么给予支持?要做到在防控疫情的前提下,安全有序复工复产,类似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个解决。
在春节假期结束后的一周多时间里,各大部委相继推出了各类和复工复产相关的措施。
2月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5部门印发通知,要求从六个方面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同一天,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印发通知,要求加大力度支持鼓励广大劳动者参与线上职业技能培训。
2月7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4部门提出意见,灵活处理疫情防控期间的劳动用工问题。
2月8日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做好春节后返程和复工复产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尽早恢复正常生产,为疫情防控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
2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知,出台20条举措,要求全力保障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特别提出了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
2月11日,交通运输部发布通知,为全力做好节后农民工返岗运输服务保障做出了指导。
这一系列的部署,为复工复产的有序进行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在抗击疫情的同时,全国各地的复工复产也开始行动了起来。
做好返岗后防疫工作,是复工的基础。福建三宝集团在春节期间就开始行动,动员外地员工尽早返回,先隔离观察,通过体检后再返岗。公司在距离厂区10多公里的地方租用了一个能容纳200多人的封闭宿舍区,对所有返厂人员分批分类进行隔离观察。在配发防护物资的同时,三宝集团取消了4人以上的集会活动,并落实食堂分餐和定时定点消杀制度,在厂区内共设置了15个体温监测点,做到体温监测不漏一人。
隔离十四天再复工复产,这是为了防范员工在返程途中接触到感染源。为了减少风险提高效率,劳务输出大省四川,由交通运输部门组织运力,点对点、一站式运送务工人员返岗。根据前期摸排的情况,仔细筛查,在家超过14天的人员,确保身体健康就可以返岗。
在一辆一站直达广东中山的大巴车上,乘客都是分散乘坐,载客量只有以往的一半。在座位后部,还设立了途中留观区,每四小时就要测一次体温,一旦有发热等紧急情况,轮班休息的司机将及时处理。确保返岗复工人员在出发时身体健康,中途不与外界接触,切断交通运输工具可能造成的病毒传播途径,下车后就能直接进入厂区复工,这种点对点的模式虽然投入人力物力较大,但对复工人员的人身健康却有了更多的保障。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