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期间,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做了什么

2020-05-11 6102 10
作者: 陆成宽 来源: 科技日报

  为全面呈现武汉病毒所科研人员所做的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工作,讲述他们在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一线的故事,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袁志明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副所长关武祥接受了科技日报独家专访。

  去年12月30日开始全力攻关

  科技日报记者:武汉病毒所的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接到的第一项任务是什么?

  关武祥:武汉病毒所的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关始于2019年12月30日。收到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送来的不明原因肺炎相关样品后,研究所连夜组织优势队伍进行病原检测和鉴定工作,获得结果后迅速向有关部门做了汇报。

  科技日报记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武汉病毒所承担了哪些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任务?这些任务的进展如何?

  关武祥:疫情发生以来,武汉病毒所有序开展了病毒分离鉴定、病原检测、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研制、恢复期患者血浆的中和抗体效价评价、动物模型建立和致病机制研究等方面的科研攻关工作,为一线防控提供科技支撑,并取得积极进展。

  在病毒分离鉴定方面,病毒所连续攻关,获得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离得到病毒毒株、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并完成标准化入库。1月11日作为国家卫健委指定机构之一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了病毒序列。

  在病毒检测方面,快速组织研发核酸和血清学检测技术和产品,与深圳联合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制了2019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已进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应急审批程序。与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了2019新冠病毒血清学检测试剂盒,于3月14日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作为武汉市指定的机构之一,研究所参与了新冠肺炎病原学检测工作,自1月26日起累计检测疑似新冠肺炎病人咽拭子样本6500余人份。

  我们还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开展了上市药物、临床药物和候选药物的筛选和评价,发现磷酸氯喹、法匹拉韦等在体外细胞水平上能有效抑制2019新冠病毒的感染,正在进行其他药物的筛选与评价。

  同时,与国药集团中生公司合作开展全病毒灭活疫苗的研发,该疫苗已于4月12日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

  与国药集团中生公司合作,对部分恢复期患者的血浆进行了中和抗体效价评价,发现抗体效价可达1:640。合作单位在进一步评估后按程序开展了相关临床工作。

  在动物模型构建方面,已完成新冠肺炎恒河猴模型的建立,并通过科技部组织的新冠肺炎动物模型的评估,认为该模型构建成功,可用于致病机制、传播途径的相关研究,为病毒的疫苗和药物评价提供了重要平台。

查看余下7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0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