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部:7月份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4308万人次受灾
中新网8月4日电 应急管理部网站4日发布2020年7月全国自然灾害情况。据介绍,7月份,全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和地质灾害为主,风雹、地震、干旱、森林火灾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经核定,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4308万人次受灾,130人死亡失踪,299.7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2.7万间房屋倒塌,24.4万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5606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170亿元。 资料图:消防救援人员紧急转移被困民众。
肖乐峰 摄
近日,应急管理部会同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气象局等部门对7月份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7月份,全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和地质灾害为主,风雹、地震、干旱、森林火灾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有效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降低了灾害损失。
经核定,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4308万人次受灾,130人死亡失踪,299.7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2.7万间房屋倒塌,24.4万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5606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170亿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受灾人次上升72%,因灾死亡失踪人数下降30%,紧急转移安置人次上升125%,倒塌房屋数量上升6%,直接经济损失上升107%;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受灾人次、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分别下降9%、58%,紧急转移安置人次上升18%,倒塌房屋数量下降74%,直接经济损失基本持平。
全国降雨量和主要江河来水显著偏多,长江、淮河、太湖流域汛情严重
7月份,全国共出现6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平均降雨量157.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8.8%。强降雨具有累计雨量大、持续时间长、极端性强和落区重叠等特点,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长江流域较常年同期偏多57.2%,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淮河流域较常年同期偏多31.6%。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有46个国家级观测站突破7月日降雨量极值,其中有20个测站突破历史极值。
主要江河来水总体偏多,长江中下游偏多4-6成,淮河偏多1.7-1.8倍,黄河偏多5成-1倍。23个省(区、市)385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长江中游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及周边河网区、淮河上中游干流等133条河流发生超保洪水,长江下游干流及江西昌江、淮河中游干流、安徽巢湖等39条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
洪涝灾害范围广,部分地区受灾重
7月份,受多轮强降雨影响,全国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生洪涝灾害。特别是安徽面临长江、淮河、巢湖三线防汛压力,长江中下游干流、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持续高水位,造成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长江中下游地区遭受大面积洪涝灾害,农作物、基础设施受灾严重,大量居民住房进水受淹,大量受灾群众紧急转移、需长时间安置救助。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