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3岁,4年提高1岁!

2020-10-29 779 0
作者: 记者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 张尼)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4年提高1岁、抗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摘掉乙肝大国帽子……日前,国新办就“十三五”卫生健康改革发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一系列数字见证了“健康中国”的扎实足迹。

资料图(图文无关)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资料图(图文无关)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国人更长寿

  ——居民人均预期寿命4年提高1岁

  “十三五”时期,中国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的增加最能说明问题。

  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19年底,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76.3岁提高到77.3岁。

  与此同时,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20.1/10万、8.1‰、10.7‰降至17.8/10万、5.6‰、7.8‰,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降至28.4%。

  此外,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明显提升,从2015年的10.25%提高到2019年19.17%,到今年年底健康素养平均水平在“十三五”期间翻了一番。

资料图 中新社发 佟郁 摄

  资料图 中新社发 佟郁 摄

  破解看病难

  ——近90%的家庭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医疗点

  “十三五”时期,中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可及性不断提高。

  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19年,每万人全科医生数从1.38人增长到2.61人,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从5.11张增长到6.3张,执业(助理)医师数从2.22人增长到2.77人,注册护士数从2.37人增长到3.18人。

  另外,近90%的家庭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医疗点。

  居民服务利用持续增加,2015-2019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由76.9亿人次增长到87.2亿人次,居民平均就诊次数由5.6次提高到6.2次,入院人数由21053万人次增长到26596万人次。

资料图:一位患者在指导下使用人脸识别系统预约专家号。 王广兆 摄

  资料图:一位患者在指导下使用人脸识别系统预约专家号。 王广兆 摄

  缓解看病贵

  ——打通降价药进医院“最后一公里”

  “看病贵”一直是被不少老百姓吐槽的一大社会痛点。

  “十三五”时期,中国强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

  针对药价虚高,中国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药品中选价格平均降幅52%以上,打通降价药进医院“最后一公里”。

  此外,“十三五”时期,基本医保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基本药物数量由520种增加到685种。

查看余下4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