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经济全面碾压北方?太夸张

2020-12-31 3957 6
作者: 张静 来源: 瞭望智库

  近期,各地统计局发布的城市经济三季报陆续出炉。综合数据来看,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的中国经济总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首次掉出前十席位,排名第11,北京成为唯一留在前十榜单里的北方城市。

  这份榜单引发了关于南北城市差距的热烈讨论,“北方失守”“中国迎来大南方时代”的声音层出不穷。真相果真如此?近日,《瞭望东方周刊》就此专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

11月4日,天津港东突堤码头,集装箱货轮在港口内停泊。

  11月4日,天津港东突堤码头,集装箱货轮在港口内停泊。

  文 | 张静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瞭望东方周刊”(ID:lwdflwdf),原文首发于2020年12月29日,标题为《陆铭:勿用总量论英雄,南北差距没那么大》。

  1

  南北差距形成原因

  《瞭望东方周刊》:南北城市之间差距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陆铭:所谓的“南北差距”,主要是沿长江和沿海的航运能力带来的。如果将前十名单中的沿长江城市和珠江口城市去掉,或者再把临近上海的杭州也去掉,就能很容易发现,南北差距并没有那么大。

  在大船时代,长江是中国唯一一条能够走大船的河流。北方天津以北的港口冬天结冰,而且缺乏内河航运,难以产生制造业的腹地。而珠江流域也仅仅珠江口几个城市的制造业比较发达。

  一个地方距离沿海大港口的远近,对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离大港口越远的城市,其GDP规模往往就越小。而就到沿海大港口的距离这一个变量,对中国城市和城市之间 GDP规模的解释力达到39%,超过所有可以解释城市间GDP规模的因素的总和,而这还是在国家大力扶持内地发展的情况下。可见,地理因素仍然显示出了对经济集聚的强大作用。所以,南北差距的实质是,全球化进程中,因为区域港口条件和航运能力差异所带来的发展之间的差距。

  《瞭望东方周刊》:南北城市的功能定位存在差别,是否原因之一?例如中国粮食生产重心的逐渐北移,北方城市划出生态修复功能区等。

  陆铭:南北城市的功能定位存在差别,这是一个大国在特定经济发展条件和背景之下,各个不同地方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不同,并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地区之间分工的结果。

  在沿江沿海地区更加适合发展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一些大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由此形成一种区域发展格局。相对来讲,北方目前的确在制造业发展中相对缺少一些比较优势,但较多出现生态环保护区、粮食主产区,更主要的原因是国家顺应经济规律和不同地区的条件差异,对不同地区进行不同定位的结果。

查看余下8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6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6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