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名字 奋进的路标——寻访江苏盐阜老区128个以英烈名字命名的村镇
新华社南京4月3日电题:你们的名字 奋进的路标——寻访江苏盐阜老区128个以英烈名字命名的村镇
新华社记者刘亢、凌军辉、蒋芳、王恒志
每天清晨上学,江苏省响水县云彩村幼儿园的孩子们都要对小广场正中的一尊铜像行注目礼。“这是朱云彩烈士,咱们村的名字,就是他的名字!”孩子们说,“云彩”并不是天上的云彩,而是英勇牺牲在这里、永远只有24岁的“哥哥”。
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云彩村,幼儿园老师在给小朋友们讲述朱云彩烈士事迹(3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清明祭英烈,共筑中华魂。在盐阜老区江苏盐城,有128个村镇以革命先烈的名字命名。
路标指引,英灵有知,“朱云彩们”拼尽生命要争取的未来,如今已成现实。
如你所愿,红色村镇改天换地
这是盐城市盐都区佳富村新型社区(3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仲春时节,走进盐城市盐都区佳富村,一排排二层小洋楼鳞次栉比,房前屋后花儿开得正红。烈士丁佳富的遗孀丁吕氏去年搬进了农村新型社区,后窗正对着新建的佳富红色纪念馆,“也让他看看我们现在的好日子。”
在盐城市盐都区大冈镇烈士陵园,烈士丁佳富的遗孀丁吕氏及后人在缅怀先烈(3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丁佳富是本地人,牺牲时年仅25岁。已经99岁高龄的丁大娘至今还记得那个大年三十,眼见种种酷刑都无法让丁佳富屈服,敌人将其残忍杀害。
令她欣慰的是,如今村子正一步步“佳富”起来。75岁的村民严爱沂亲历了“泥草房-砖瓦房-小洋楼”三级跳,“现在都是水泥路,彻底告别了‘只要一下雨,两腿水和泥’的日子。”
在盐城市盐都区佳富村桃园,村民在对桃树进行疏花作业(3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在盐城市盐都区佳富村桃园,村民在对桃树进行疏花作业(3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盐城有着2000多年建城史,历史上水、蝗、风、雹、疫等灾情不断,百姓逃难逃荒以求生计。新四军建立抗日政权前,这里几乎没有学校。
百年前,大丰区新丰镇一带还是一片盐碱地,如今已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正值花期的郁金香花海吸引了众多游客。新丰镇成立花卉种植销售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8个村3000多户农民种植花卉苗木,人均每年增收3万多元。盐都区大冈镇有2个烈士村,如今全镇不仅有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今年还要引进一所高职院校。
游客在盐城大丰区新丰镇郁金香花海内赏花游玩(2019年4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杨素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