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社会竞赛培训乱象丛生,“鸡娃”家长的焦虑如何缓解?

2021-05-07 821 0
作者: 记者 来源: 法治日报

  部分中小学招生与竞赛成绩挂钩导致各类社会竞赛培训乱象丛生

  “鸡娃”家长的焦虑如何缓解

  ● 家长选择让孩子成为“鸡娃”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一些名校的中小学招生中,会把学生是否获得过哪些社会竞赛项目的奖项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

  ● 在中小学招生入学与社会竞赛挂钩的大背景下,让孩子去参加这些竞赛不仅可能违背孩子意愿,不利于其自身健康成长,还违背了设立社会竞赛的良好初衷。同时,一些社会竞赛本身就有违规行为,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 要深入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和“公民同招”政策,严禁中小学招生入学与任何形式的社会竞赛挂钩,坚决斩断这种利益链

  近期,“鸡娃”一词再次刷屏朋友圈。

  所谓“鸡娃”,就是父母给孩子打鸡血,不断给孩子安排补习班、兴趣班,不停地让孩子去拼搏的教育行为。据了解,家长选择让孩子成为“鸡娃”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一些名校的中小学招生中,会把学生是否获得过哪些社会竞赛项目的奖项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

  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在中小学招生入学与社会竞赛挂钩的大背景下,让孩子去参加这些竞赛不仅可能违背孩子意愿,不利于其自身健康成长,还违背了设立社会竞赛的良好初衷。同时,一些社会竞赛本身就有违规行为,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鸡娃现象愈演愈烈

  校外培训热度不减

  最近,北京市海淀区的家长张娜认识了很多新词汇。她告诉《法治日报》记者,除了“鸡娃”之外,现在家长圈中还有很多“黑话”。比如“牛娃”是指某些方面特别优秀的孩子,奥数好的叫“奥牛”,英语好的叫“英牛”;“青娃”也叫普娃,指普通的孩子;“素鸡”指以素质教育技能为培养方向,如音体美等才艺;“草校”就是与名校对应的普通学校,“六小强”指位于北京海淀的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大附中、十一中、一零一中、首师大附中六所中学。

  张娜说,她的孩子就是什么都不突出的“青娃”——既不是“奥牛”也不是“英牛”,更谈不上“素鸡”,目前上的是“草校”,想踏入“六小强”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从往年录取情况来看,如果孩子能够进入“六小强”,上清华北大的概率会大大提升,但入学难度也可想而知。

  不过还是有很多家长正在为此努力,张娜就曾加入过一个“鸡娃”群。“奥数必须参加并且要获奖,想进实验班的话还需要考托福,此外还要看孩子各种社会竞赛的成绩,比如乐器竞赛、科技竞赛等。如果不逼着孩子去参加各种校外培训班,以后想进这些学校几乎比登天还难。”张娜说。

查看余下7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