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生育假加剧就业歧视?专家:亟须探索成本共担机制

2022-01-03 617 0
作者: 陈曦 来源: 工人日报

  20余省份修改计生条例增加生育假,很多人为之叫好,但也有女性担心会面临更大的求职压力——

  延长生育假,会加剧就业歧视吗?

  本报记者 陈曦

  《工人日报》(2022年01月03日 01版)

  近来,20余省份相继启动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工作,推出系列鼓励生育措施。不少地区进一步延长生育假,并增设育儿假。

  生育福利“加码”,很多人为之叫好,但也有女性担心会面临更大的求职压力和失业风险。

  延长生育假会加剧职场性别歧视吗?如何推动好政策落地?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谁来为假期买单

  “多了一个月假,从容了很多,能多陪陪孩子,也有利于恢复状态。”在北京一家民营企业工作的李丹刚怀上二胎,她一边庆幸赶上了政策利好,一边担心企业能否兑现生育福利。

  按照当前制度设计,生育假期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来自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的98天产假,另一部分则是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各地修改计生条例后增设的生育假,一般为30天~60天。

  本轮条例修改,是针对生育假。例如,北京将生育假由30天调整为60天,江西由60天调整为90天。一些省份还对假期时长做出分类规定,例如河北明确,生育第一、二个子女可享受60天生育假,生育第三个以上子女享受90天。在陕西,女职工生育三孩的,再给予半年奖励假。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李凌云分析称,假期工资要分成两部分来看。98天产假期间,按照生育保险缴费基数,由社保机构向用人单位发放生育津贴,用以支付职工工资,若津贴数额低于职工原工资标准,用人单位需补足差额。生育假的津贴资金来源,上海规定由生育保险基金覆盖,但大多数省份只是笼统地要求由企业承担。

  “成本不只是体现在劳动报酬上。”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王天宇表示,职工休假涉及工资支出、岗位空缺的影响、另雇他人替代的成本等多方面问题。从生育福利的执行现状来看,总体而言,国企好于民企,大企业好于小企业。“这并不是说民企或小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而是他们员工较少,经营也面临更多困难,单个员工缺勤造成的影响更大,自然对人员的投入产出计算得更精细。”

  是否会加剧就业歧视?

  “我在面试时屡次被问到是否婚育,甚至被要求承诺两年内不生育,在这种就业环境下延长生育假,女性找工作会不会更难?”正在求职的宋天骄心情复杂。《2021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有近六成的女性在求职过程中被问及婚姻生育状况。

查看余下5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