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场败局 极具象征意义
据新华社消息,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应约与美财政部长耶伦举行视频通话。双方就宏观经济形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议题务实、坦诚交换了意见,交流富有建设性。
此前一天,《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在美国经济形势日益严峻之际,经过数周的权衡和讨论,预计美国总统拜登将很快决定撤销部分对华商品加征的关税,最快本周宣布。
“曾经肆意挥舞关税大棒、几乎百战百胜的美国,终于碰了钉子。”前中国驻旧金山、纽约总领事馆经济商务参赞,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何伟文在接受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专访时表示,贸易战没有赢家,美国妄想单方面利用关税打击他国,自己全身而退,那是一种幻想。
“政客想用政治来扭曲、破坏经贸,他可能得逞于一时,但绝不可能赢得最终的胜利。”何伟文说。
一份报告给出的警告
知事:近来,美媒频频传出拜登政府正在考虑撤销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消息,此时机的选择有何考量?
何伟文:首先是经济原因。美国5月通胀率达8.6%,创40年新高,已逼近1981年美国经济危机下9.1%的通胀率。
究其根本,和欧洲通胀率高主要是受能源、粮食等外在因素影响不同,美国的问题在于错误的货币政策,是自身原因。因为剔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消费物价指数仍上升了6.2%。
美联储过去犯了两个重大错误:一是过早大幅降息,后继乏力。2020年3月,美国新冠疫情暴发之初,为了挽救股市以保住连任的希望,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施压美联储,罕见地降息至零,并启动无限度量宽,美联储一下子打光了手里的所有“子弹”。
二是反应失灵。去年8月,美联储“二把手”克拉里达在讲话中称,美联储很可能在2022年底前达到预期目标,并在2023年开始再次加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非但没料到通胀会如此严重, 甚至直到今年1月,他还误认为通胀是短期的。即便他后来承认判断错误,也没有更好的应对之策,只能疯狂加息。
6月,英国《金融时报》和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对49名顶尖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70%的专家预计美国明年将出现经济衰退。
此前,美中贸委会和牛津经济研究所的报告显示,对华贸易战使得美国的GDP在2018—2019年度减损1080亿美元,损失24.5万个就业机会,家庭实际收入减少880亿美元。如果再不撤销,到2025年,美国的GDP将至少减损1万亿美元,工作岗位减少73万个,家庭实际收入要减少上千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