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核电站泄漏29吨核废液,会影响到中国吗?

2025-01-13 577 2
作者: 记者 来源: 北美留学生观察

  1月12日,韩国庆尚北道庆州市的月城核电站2号机组突发核废液泄漏事件,泄漏量高达29吨。

  事故引发了韩国国内及周边国家的广泛关注和担忧。此次事件不仅揭露了核电站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也将核能发展与安全监管的争议推到了风口浪尖。

  01

  事件回顾:29吨核废液“未经分析”排入日本海

  根据韩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发布的公告,事故发生在1月12日上午10时23分,月城核电站2号机组储藏罐内的核废液未经样本分析便意外泄漏,被直接排放到日本海,泄漏量约为29吨。

  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在发现泄漏后迅速关闭阀门,切断了泄漏源头。

  对残留样本的初步分析显示,废液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与平时排放水平相当,并未超出既定安全标准。然而,这一结论未能完全平息公众的忧虑。29吨的泄漏量虽相较于海洋总体积微不足道,但其潜在的长期影响依旧引发了广泛担忧。

  韩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表示,已经派遣专家团队对泄漏量、具体原因等进行深入调查,并采集了核电站周边海域的水样,以确认对环境的潜在影响。调查结果将在后续公布,但当前的不透明性已引发了公众的不满。

  02

  核能安全阴影再现:月城核电站的前科与争议

  月城核电站的安全问题并非首次引发争议。2024年6月,月城核电站4号机组的乏燃料储存池曾发生过泄漏事件,约2.3吨储存水被排放入海。同样的“意外”短时间内再度上演,让人不禁质疑核电站的管理是否存在系统性漏洞。

  2024年6月央视报道截图

  韩国现任总统尹锡悦上台后,积极推动核能发展,将其视为降低碳排放和确保能源安全的关键。然而,核能政策的转向也伴随着更多的安全隐患。韩国核能发电量在2023年创下历史新高,但核废料处理及事故应急管理能力尚未匹配核能发展的速度。

  据韩国学者金允俊(音译)指出,核废料处理和事故预防依旧是韩国核能发展的两大痛点。特别是韩国国土面积有限,核废料的长期堆存与安全处置都存在极大的争议。

  03

  韩国核电技术水平如何?

  1972年韩国开始建造国内首座核电厂,随后,韩国通过自主创新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核电关键技术,形成了自主品牌和标准化设计。

  1998年,采用韩国自主品牌OPR-1000(优化动力堆)技术的蔚珍3号机组正式商运,之后韩国进行了批量化复制建设,大幅提高了核电装机规模,实现了核电的跨越式发展。

  新世纪以来,韩国在OPR-1000基础上持续进行创新升级,成功研发了自主化三代堆型APR-1400,成为当时继美国和法国后的第三个三代核电技术。

查看余下3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核电绝非清洁,而是潜在危害最大能源。
0条回复
海产品不能吃了。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