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春季校园的“隐形威胁”

2025-03-13 471 0
作者: 中国食品安全网 来源: 澎湃号

  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孩子们在校园里尽情欢笑、学习成长。但随着气温回升,各种病媒生物也开始活跃起来,其中诺如病毒成为了春季中小学校园里不容忽视的“隐形威胁”。

  学校作为人员高度密集的场所,一旦有学生感染诺如病毒,极有可能引发聚集性疫情。诺如病毒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还可能伴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儿童感染后更容易出现呕吐症状,严重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学习生活。频繁的呕吐和腹泻不仅让孩子们身体虚弱,还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对年幼的孩子来说,这些并发症的危害不容小觑。

  诺如病毒 “真面目” 大揭秘

  诺如病毒,又称为诺瓦克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 ,属于人类杯状病毒科诺如病毒属。它就像一个狡猾的 “小怪兽”,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少量的病毒颗粒(少至 10 - 100 个)就足以让一个健康人 “中招”。而且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广泛,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传播,也可经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或与感染者直接接触传播。此外,它对环境的抵抗力还很强,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中能存活较长时间,普通的消毒方法很难将其彻底杀灭。

  感染诺如病毒后,患者通常在 12 - 48 小时内发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 。儿童患者往往以呕吐症状更为突出,频繁的呕吐让孩子们苦不堪言,连进食和喝水都变得困难。而成人患者则多以腹泻为主,一天腹泻次数可达 4 - 8 次,粪便呈稀便或水样便 。除了这些典型症状,患者还可能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畏寒等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

  校园里的 “传播链条”

  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里,诺如病毒是如何 “兴风作浪”,在孩子们之间传播的呢?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 - 口途径传播,这一传播方式在校园内有着多种具体的表现形式。

  校园里,学生们在课间休息时可能会一起分享零食,如果其中有一名同学感染了诺如病毒,且在拿取食物前没有洗手,病毒就可能污染食物,其他同学食用后就容易被感染。

  水源被污染同样危险,学校里的直饮水设备如果没有定期维护和消毒,一旦被诺如病毒污染,学生饮用后就会被感染。此外,学校的饮水机开关、水龙头等经常被学生触摸的地方,若被病毒污染,也可能成为传播的源头。

  除了食物和水,直接接触传播在校园里也屡见不鲜。学生们在教室里频繁接触桌椅、门把手、文具等物品,如果这些物品被诺如病毒污染,健康学生接触后再触摸口鼻,就容易被感染。在幼儿园,小朋友们喜欢一起玩耍、共用玩具,这种密切接触的行为使得病毒传播更加容易。只要有一个小朋友感染,病毒就可能通过玩具迅速传播给其他小朋友。

查看余下7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