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要调整对华政策,是否会向美国看齐?

2023-05-14 1388 0
作者: 记者 来源: 直新闻

  直新闻:欧盟外交事务负责人何塞普·博雷利近日在一份文件中向各成员国外长提出,要求重新调整对于中国的政策,你对此有何观察?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这份文件由博雷利所领导的欧盟对外行动署拟定,我们可以理解为欧盟正在努力协调未来欧洲各国共同的对华政策路线图。

  作为一个超国家共同体,欧盟内各国对于中国的态度一向存在差异,其背后的主要因素就是经贸往来程度。事实上博雷利也承认了这一点,他在周五的欧盟外长非正式会议后谈到,欧盟与中国的关系是复杂的,有的国家例如德国是对华出口大国,而有的国家“和中国几乎没有经贸往来”。

  数据显示,2022年中德贸易总额达到2980亿欧元,中国连续第七年超过美国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德国与中国的贸易总额几乎等于排在之后的荷兰、意大利、法国三国加起来。与此同时,波罗的海三国和一些东欧国家,与中国的贸易总额在欧盟中常年垫底,就像博雷利所言“几乎没有经贸往来”,而也正是这些国家近年来对中国时常表现出一种消极的姿态。

  但欧盟内部这种既有的对于中国问题的态度差异,正在因为俄乌冲突而发生变化。博雷利说,俄乌冲突给欧洲国家带来了“生存威胁”,因为这场冲突可能外溢,可能升级,甚至在某种情况下可能带来剧烈的、不亚于30多年前的地缘变化。

  这也是为什么欧盟对于俄乌冲突拒绝持中立的态度,只不过问题在于,欧盟同时也拒绝中国持有中立态度。5月10日,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会见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后,在联合记者会上公开宣称,“中立意味着站在侵略者一边”。博雷利甚至还声称要把中欧关系与乌克兰危机绑定,他放话称,“欧盟与中国未来的关系直接取决于中国对于俄乌冲突的立场”,或者说得更明白一点,取决于中国对于俄乌冲突的立场是否符合欧盟的立场。

  他们的说辞无疑是傲慢且幼稚的,因为中国的外交政策不是为欧盟而服务的,中国的外交战略也不是仅着眼于欧洲,而是放眼整个欧亚大陆,放眼整个世界。

  遗憾的是,中欧围绕俄乌冲突的观点与立场分歧,正在影响甚至重塑欧盟对于中国的态度,这也是博雷利要求欧洲各国重新调整对华政策的一个近期动因。不过根据目前我们能看到的资料,博雷利并非单纯对华施压,而是也提到,欧盟要保持与中国开放的沟通渠道,要持续寻求与中国的建设性合作。文件强调,这有助于达至欧盟的“核心利益”。换言之,在这份新的路线图中,欧盟与中国之间既有矛盾,也存在合作的空间。

  直新闻:为什么欧盟会一边对中国施压,一边强调与中国的沟通合作?欧盟对华政策能实现战略自主吗?

查看余下4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