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元首会晤在即,各方有何期待?
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1月14日至17日赴美国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美两国元首时隔一年再次面对面会晤,对推动中美关系真正稳下来、好起来,对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世界和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社会期待,中美元首会晤能够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就此话题,《长江新闻号》连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
长江新闻号:根据中方的消息,这次的中美元首会晤,两国元首将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沟通。在您看来,这里所说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具体指的是哪些问题?
苏晓晖:中美元首会晤,双方是有预期,不但有沟通的意愿,同样目标指向性也非常强。所以可以看出的是这一次会晤不管是美方希望通过会晤本身释放出的信息,还是愿意与中方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双方之间都有话可说。
同时,涉及到两国领导人会晤谈什么,这也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对于两国元首,尤其是大国元首来说,在进行会谈的时候,谈的当然不是细枝末节的技术层面的问题,定性、定调这是核心。所以涉及到核心的问题,从这一次尤其是从中方的设计来说,我们希望美国未来在处理对华关系,在美国制定对华政策方面,最基本的认知以及未来如何看两个大国关系的实质,是我们要施加影响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就是说,如果美国认为两个大国之间可以共存,是有互利共赢的空间,强调两国关系的重要性,在这个基础之上寻求一种更舒适的相处的方式,使两国关系能够重回正轨。如果得到这样的共识,对于这次会晤来说将是一个重要的目标。所以谈什么的问题以及中美未来如何落实共识的问题,是这一次中美元首会晤所关注的重点,也是对于中美关系在下一阶段产生作用的一个基本的因素。
长江新闻号: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经济体,中国一直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合作。对于即将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国际社会为何对“中国声音”如此期待?
苏晓晖:首先说到APEC(亚太经合组织),其实此前已经明确了目标, “亚太命运共同体”建立的这个目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大家努力的方向,中国也一直在强调“布城愿景”的重要性,希望各方之间能够凝聚共识。所以在这一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方释放出的核心信息首先是当今世界经济确实面临着复杂挑战。而面临复杂挑战的时候,如果有国家执迷于单边主义、保护主义 、搞“脱钩断链”,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涉及到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问题,会带来巨大的损害。希望国际社会上更多的亚太国家能够意识到这一点风险,能够抵制这股逆流。所以中国在经济发展的规律方面,在国际公平正义方面将再次发声。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