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依附中国”?甭理!
近年来,去美元化、扩大本币结算的趋势在全球日益明显。中俄作为全球主要的经济体与重要贸易合作伙伴,两国间的本币结算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俄贸易额突破1964亿美元,超过全年2000亿美元的目标已无悬念。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上月表示,俄中两国已有超过90%的跨境结算在用本币进行。
就在中俄稳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合作的同时,美西方的舆论开始“左右开弓”,一面渲染中俄“联手抵御西方”,一面声称“俄罗斯依附中国”,试图挑拨离间。
如何看待美西方的诋毁和挑衅?俄罗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取得了哪些发展?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对接目前进展如何?下一步将重点关注哪些方面?俄罗斯正在大力推进“去美元化”,采取了哪些行动?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联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微信公众号:人大重阳)推出“全球治理大家谈”栏目。欧亚经济联盟一体化和宏观经济部部长、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总统普京原经济顾问谢尔盖·格拉济耶夫(Sergey Glaziev)就“一带一路”倡议和中俄关系等与记者进行了分享。
对接取得成功
知事:10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推动构建一个更加公正的多极世界,是面向未来的重要全球性计划。他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俄方有意将“大欧亚伙伴关系”、欧亚经济联盟同“一带一路”倡议对接,以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对接目前进展如何?下一步的重点是什么?
谢尔盖·格拉济耶夫:毫无疑问,“一带一路”倡议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体化项目。十年间,中国同共建国家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增加至2.0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8%。倡议促成的投资也出现了显著增长,超过了亚洲和欧洲开发银行的投资总和。“一带一路”为后自由主义全球化时代国家间经济互动提供了范例。
在自由主义全球化阶段,国际经济关系的核心是贸易和货币管制的自由化。这种理论上的“自由化”在实际中为美欧的寡头和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利益。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场“零和游戏”,美欧的资本进入“全球南方”国家,控制了这些国家的主要收入来源,拿走了巨额利润,对许多国家来说不啻为一场灾难。但现在,自由主义全球化时代正接近尾声。
在新兴的国际经济格局中,焦点从僵化的贸易和货币监管转向了相互投资。在此背景下,投资者不必关心这个国家的货币监管或贸易制度是什么样的,这是对方的内部问题。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就体现了这一转变,该倡议是未来国家间经济合作的典范,其理念是结合各国的竞争优势,促进商品和服务的流通,造福于全人类。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