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10个月中美贸易额为什么缩水,外资逃了?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今年前10个月,中美贸易总值同比下降7.6%,远低于同期中国外贸整体增速。今年前5个月中美贸易总值也呈现相似趋势,同比下降5.5%,远逊于同期中国外贸同比增长4.7%的整体表现。中美贸易额为什么缩水?我们是否被美国脱钩了?
近来,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大肆鼓吹“外资正在撤离A股”,“在华外企将加速逃离中国”,真相是什么?中国的营商环境究竟如何?随着中美元首再次会晤,会给中美经贸合作带来哪些方面的积极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刘守英,在长安街知事“知事会客厅”直播节目(回放)中分析道,不应简单地对中美贸易总值的下降做过分的政治解读,经济问题的解决一定要遵循经济规律。所谓“资本外逃”是意识形态化、政治化的炒作,并不符合事实。
直播截屏。图源:@长安街知事
经济问题要遵循经济规律本身
知事:中美贸易额缩水有哪些方面的原因?中国出口的总体情况如何?
刘守英:首先要强调,不应简单地对中美贸易总值的下降做过分的政治解读,因为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全球经济衰退。
在同一地区,不仅中美贸易总值下降,日美、韩美贸易也在下降。
对我国而言,新发展格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内循环为主,内外双循环共同促进。因此出口在经济总量中下降是一个基本趋势。
国内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阶段,随着土地成本的上升,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已经不具有比较优势,所以这些产业向外转移或在全球份额中的下降,都是符合市场规律的正常趋势。
另外,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华高科技出口实施管制,影响了两国的经贸关系,和正常的基于比较优势的出口,也是导致中美贸易总值缩水不可忽视的原因。
为应对全球经济衰退,各国应回到发挥比较优势的阶段,以更自由的贸易再次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同时降低政治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以使全球经贸回到正轨。
用供应链“卡脖子”不可能成功
知事:“供应链”是美方非常关注的话题。今年以来,在外媒的报道中,平均每个月都会有90多篇关于耶伦谈论“中国”与“供应链”。美国实施“脱钩断链”政策的“初衷”,是将中国排除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之外,进而迟滞甚至中断中国的发展进程。美国达到自己的目的了吗?中国被美国“脱钩”了吗?
刘守英:经济问题的解决一定要遵循经济规律,用政治的方式无法解决两国的经济问题。美国在产业链上卡中国的脖子,实际上也是在卡自己的脖子,因为美国的整个产业链都和中国高度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