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代表,为何当场粉碎《联合国宪章》

2024-05-13 2523 3
作者: 陈佳琳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随着加沙战争中的死亡数字

  不断攀升和饥荒蔓延

  联合国关于需要达成“两国方案”的

  整体情绪已经改变

  当地时间5月10日,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一项决议,授予巴勒斯坦更多权利和特权,并呼吁安理会重新积极考虑接纳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成员。

  巴勒斯坦目前是联合国的“非会员观察员国”,与梵蒂冈地位相同,不能在联合国大会投票。联大最新决议指出,巴勒斯坦有资格成为联合国“会员国”,并建议安理会重新审议。

  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成为正式会员国需要安理会和联大双重批准。考虑到美国上个月再次行使否决权阻挠巴勒斯坦“入联”进程,安理会大概率无法通过相关决议。

  虽然缺乏强制力,但联大决议还是赋予巴勒斯坦联大所能给予的特别授权,包括在大会会议上就所有议题发言、共同提出提案等权利。这反映了在安理会长期无法履职的情况下,联大再次主动探索自己的权力边界,同时也是给安理会施加更大的压力。

  在投票前,会场发生了颇具戏剧性的一幕。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埃尔丹指责联大“用权利和特权奖励现代纳粹分子”、践踏《联合国宪章》。他随后举起一个便携式电动碎纸机,粉碎了《联合国宪章》的封面。

  巴勒斯坦常驻联合国观察员曼苏尔则表示,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投票,投赞成票就是“支持巴勒斯坦的生存”,是“对和平的投资”。发言结束时,曼苏尔举起拳头,强忍泪水说出“解放巴勒斯坦”,会场爆发了热烈的掌声。

  历史性的决议

  巴勒斯坦的“入联”之路,要回溯到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巴以分治的181号决议,提出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这项决议成为以色列的“出生证”,但由于当时阿拉伯国家的广泛抵制,建立阿拉伯国家的方案一直未能落实。

  1974年,尚未建国的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观察员实体”,以政治组织“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的名义参与联合国的活动。1988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宣布接受181号决议,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同年,联合国大会将“巴勒斯坦”这一名称应用于联合国的文件之中。

  “以土地换和平”的奥斯陆和平进程开启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建立,暂时搁置了“入联”进程。

  步入21世纪,随着巴以和平谈判中断,以色列大肆建立犹太定居点,吞噬巴勒斯坦土地。与此同时,持激进立场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影响力增加,持续挑战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主流派系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为应对内忧外患,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在2011年向联合国递交成为正式“会员国”的申请,但因美国等国反对而未能获得安理会支持,无果而终。而同年7月9日宣告独立的南苏丹,则在5天之后就获准成为联合国会员国。

查看余下7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