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13年!日本自愿限制汽车对美出口,结果……

2024-12-11 319 0
作者: 记者 来源: 瞭望智库

图片

  工作人员在美国芝加哥车展丰田展台擦拭丰田红衫展车(2023年2月9日摄) 乔尔 · 莱纳摄 / 本刊

  20世纪初,随着福特公司推出T型车,通用零部件的应用和大规模流水线装配作业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汽车逐渐从奢侈品转变为大众交通工具,美国汽车产业进入兴盛时期,美国也因此成为“车轮上的国家”。以福特、通用、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为代表的美国汽车工业,与美国钢铁产业一道,成为美国工业化黄金时代的象征。到上世纪50年代,聚集了三大车企的“汽车之城”底特律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担当着驱动“美国梦”的引擎。

  然而,后来日本汽车工业的蓬勃兴起、错位竞争和快速反超,使美国汽车工业受到巨大冲击。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爆发了持续十余年的汽车贸易摩擦,美国政府、产业界等多方对日本汽车业采取了多重打压措施,但最终并未能重塑本国汽车产业的辉煌。

  文 | 邓茜《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本文转载自《瞭望》2024年第50期,标题为《瞭望丨美日汽车贸易争端的历史镜像》。

  1“第二次珍珠港事件”

  日本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模仿到创新、从立足本土到出口海外,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最终使日本坐上世界汽车强国宝座,进而重构了全球汽车产业版图。在日系车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美国车企却因产业升级遭遇瓶颈、“石油危机”、劳资问题等多方面原因走了下坡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主要是引进欧美汽车,沿着“修理进口汽车—限制整车进口—装配进口汽车零部件和设备—国产化”的路径缓慢发展,汽车产量低,规模非常有限。二战后,日本确定了以小轿车产业为工业发展龙头的计划,从资金、设备、原材料和税收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产业优惠和保护政策,并加强技术引进,限制外国车进口,鼓励国民购买国产车,日本汽车工业逐渐兴盛起来。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一方面继续扩大经济规模,另一方面尽量延迟资本自由化的时间。60年代末,日本轿车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同时,轿车进口逐年减少,出口量开始明显增长并逐渐进入欧美市场。

  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日本在提升轿车耐用性的前提下继续对外扩张,并开始生产安全省油的轿车。与生产规模扩大同步,日本轿车出口量稳步增长,70年代中期已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80年代初期,日本汽车生产量超过美国,夺走了“汽车王国”的桂冠,其中近一半出口到美国市场,在美国的市场份额超过了20%,此时日本已成为美国最大的汽车进口来源国。80年代,日本汽车大量出口美国的同时,日本汽车厂家也开始赴美投资。

查看余下7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