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的文科,是否噩梦将至?

2025-04-07 3526 6
作者: 记者 来源: 大象新闻

  中国高校的文科,是否噩梦将至?

  近日,复旦大学校长对媒体表示,该校将削减文科招生规模和比例,从原来的30%~40%,降低至20%。

  而3月初,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相继宣布,今年各增加150个本科招生名额。此外,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10余所“双一流”高校,也将扩招本科生。而他们此次扩招的专业,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领域。

  一减一扩,演绎着顶尖学府文理专业的两级分化,也更凸显AI学科专业的时代青睐。这是否预示着,承担着人文教育责任的文科,正在被AI时代所抛弃?这一趋势背后的影响有多大?大学文科在AI时代有没有突围的可能?

  缩减文科,是对盲目扩招的纠偏

  大学文科,向来被嘲讽没有多大作用。当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厉害时,“文科无用论”甚嚣其上。等到复旦大学真的开始削减文科招生比例时,叹气的人就多了:复旦也顶不住了?中国大学真要抛弃文科吗?

  说抛弃不至于,但文科生招生规模减少,甚至将会大幅缩减,却是不争的事实。近日,云南、山西等多地政府,对教育的调整和引导引发关注,文科专业规模收缩与理工农医类学科扩张,形成鲜明对比。

  社会形势变化,专业随之调整与优化,再正常不过。即如这轮“双一流”高校扩招AI类专业,就是为了满足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需求。但对于文科来说,缩招更像是对其几十年快速扩张的一种纠偏。

  根据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顶明的研究,文科生招生的占比,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4%,持续增加到2011年的超30%,而近10年则稳定在30%左右。

  这么大规模的扩招,除了当时对法律、管理、国际贸易等人才的需求旺盛之外,也是因为文科投入少,扩招的门槛没那么大,你扩我扩大家都可以扩。

  一窝蜂式盲目扩招的后果,就是文科人才市场总体饱和,以及培养的人才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市场真正需求,特别是在产业政策转向时,文科的就业率就不那么好看了。

  就业不太好,收入也不太高,想报考的意愿就逐渐减少,高校顶不住,砍掉就业不佳或不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文科专业,也算是在市场的大棒下,对盲目扩张的纠偏了。

  与其熙熙攘攘都挤在一条船上等待落水,不如下船再登另一条驶得更远的船。

  文科不能“自废武功”

  处在“文科无用论”嘲讽中的文科,尴尬之余祭出的回应,便是文科不同于理工科教育的优势,也就是文科教育对于人们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领导力、跨文化理解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并声称这些能力在现代社会和未来时代(包括AI时代),都将是最重要的职场技能,也是理工科教育所不具备的核心优势。

查看余下6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6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6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