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特朗普2.0版”的美国将展现出两种帝国主义
【文/郑永年】
01.特朗普版新帝国主义
世界迎来了“特朗普2.0版”,也迎来了特朗普版本的帝国主义。
在特朗普正式就任前,整个世界已经被特朗普的美国版图搞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先是在他的社交媒体上发布了相关消息,之后又在马阿拉歌庄园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表示,他不排除使用武力手段来获得格陵兰岛和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此外,他还声称要将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利坚湾”。他还进一步提出,出于美国国家安全的考虑,他可能会利用经济手段对加拿大施加压力,使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51州”。
1月20日,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签署一系列行政令,其中包括一项名为《恢复纪念美国伟大的命名》的行政令,要将“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图源:《纽约时报》
这些天,世界各大媒体都在讨论特朗普版的新帝国主义。实际上,“特朗普2.0版”的美国会展现出两种帝国主义,一是实体帝国主义,二是虚拟帝国主义。前者的目标是重构,即重构世界版图,后者的目标是建构,即建构未来的世界空间版图。
尽管包括美国在内的精英阶层对特朗普的所作所为感到非常震惊,但事实上这两种帝国主义一直是美国的战略目标,美国也始终在践行,只不过是“文明化”了的精英阶层能够用比较“文明”的方式来论证美国的所作所为。但特朗普不同,他似乎是个实在人,不想拐弯抹角地说话,以一种直接得可怕的方式把美国的目标说了出来。
02.“建构主义者”特朗普
经验地看,国际秩序从来不是真实的,它是人类的一种建构,要么是社会建构,要么是知识建构。社会建构侧重的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秩序,然后人类把它正式化或者合理合法化。社会建构类似习惯法,社会秩序首先是一种人类生活中累积起来的习惯,然后被人们合理化,成为正式的法律。知识建构则是人类理性的结果,是人类理性告诉人们,无论是社会秩序还是国际秩序,一种合理的秩序是可以人为地建构出来的。近代以来流行的“主权”国家便是知识建构的产物。
由于国际秩序是建构出来的,因此它同样可以被重新建构,具有可变性。尽管对已经接受了原来秩序观念的人们来说,这些新变化是不可接受的,但实际上,在人类历史上,国际秩序都是根据现实的需要而发生变化的。从早期高度分散的地方性封建秩序到帝国秩序,从帝国秩序再到近代主权国家秩序,都是一种秩序取代另一种秩序。历史是开放的,国际秩序亦然。
在这个意义上说,特朗普类似于国际关系学者所说的“建构主义者”。他似乎也是存在主义的信仰者,相信“存在先于本质”,而不是相反。他想用他的主观能动性来改变目前的“存在”,不想让现在的国际秩序的定义(本质)来决定美国的未来。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