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尔:如果你是一线光明,是否照亮了一丝黑暗?
【编者接:人境发展院首届写作研究生班开班仪式于2023年7冃1日成功举行。著名作家、研究生班导师刘继明老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怎样做一名无产阶级的红色写手》,八名学员代表先后发言,表达了努力学习,掌握好写作本领,为劳动人民发声,为无产阶级呐喊的坚定信念。本号拟陆续选登几位学员代表的发言,以飨读者。】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晚上好!
很荣幸能代表新学员在开班仪式上发言。说实话,接到班主任的微信说已向刘老师推荐我为发言的学员代表,那一瞬间我是有些意外的,接着便感觉兴奋和紧张。接下来的几天,这种兴奋感持续着。但同时,我也越来越产生出一种犹疑的不确定感。我真的有能力组织好这些想法和心情,做一次有质量的发言,不至于太浪费老师和同学们的时间吗?也许,我应该抑制住内心的波澜。那么今天,就让我主要谈谈为什么申请加入写作研究生班吧。
申请加入这个写作研究生班,当然有很大因素,是因为这是刘继明老师亲自开设的写作班。我认识刘老师,也是因为《人境》这本书。那时我还处在一个相对年轻,思想逐渐脱离简单和幼稚,每周又都有大段时间读书的时期。记得好像是什么平台上读了《人境》的评论文章,书买回来几天内就读完了。因为已经过去好几年,现在书中具体的情节都已忘却,但当时的那种精神高度集中、血液上涌、头皮发麻、眼眶发热的阅读感觉,至今还记得。同样的感觉,在阅读托尔斯泰的《复活》、曹征路的《那儿》《民主课》、张承志的《北方的河》时,也曾出现过。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某种高峰体验,但确实感觉读过之后,内心有一种异样的变化,好像多了一块既光滑又明亮的地方,多了一盏崇高的灯塔。有点奇怪的是,《人境》以及《北方的河》等作品的主人公,留在我脑海的,总是一副逆光的背影,或走在田埂间,或走向河流,慢慢融入一片火红的夕阳。这是一种潜意识吧,也许是我自己的心灵在这些人物高贵的精神面前,是那么卑微渺小,虽心向往之,但身不能至,因此只好躲在他们身后长长的背影里。因为年轻时的这段阅读的因缘,某种程度上刘老师已经是我的精神导师,所以看到招生启事后,我便欣然报名了。
申请加入这个研究生班,也是因为对写作的向往。我认为,写作是一种生命的表达、扩展和延续。写作者和作品之间,存在着某种既相互塑造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写作在给世界提供信息的同时,也是自己的心灵的锻炼。另一方面,我也认为写作应该具有目的性,应该作为从“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过程中“改造世界”的一环,只不过它改造的是写作者之外的人的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不应该是件私人的事,而应该具有外向性的价值,否则将沦为虚无的个人梦呓,不值得被他人花费时间读到。当然,这只是我基于以往很少量的写作实践总结一点心得,在此不揣冒昧班门弄斧了。从我个人来讲,我的写作水平是很有限的,没什么作品发表,只写过很多功利性的为了生活不得不写的文字。如果写作也是一种劳动,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写作的“异化”。报名这个写作班,也是想增加更多的“改造世界”的写作实践,让自己和这个世界生动地互动起来,重拾一种劳动的意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