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贵生:“一切关于非阶级的社会主义和非阶级的政治的学说都是胡说八道”


图片

  

“一切关于阶级的社会主义和阶级的政治的学说都是胡说八道”

——纪念列宁逝世101周年

郝贵生

  今年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逝世101周年。近日读了列宁1913年写的一篇重要文章《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文章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思想认识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现象和理解社会主义。文中说:“一切关于非阶级的社会主义和非阶级的政治的学说,都是胡说八道。”“谁若还说什么非阶级的政治和非阶级的社会主义,谁就只配关在笼子里,和澳洲袋鼠一起供人观赏。”

  如何理解列宁的这一重要思想及其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指导意义呢?

  第一,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本质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本质的高度概括

  社会生活中的政治和社会主义现象并不始自马克思恩格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著作《政治学》开始使用“政治”概念,其中重要的含义就是城邦中的公民参与统治、管理各种公共生活的行为的总和。后人把这种统治管理公共生活的制度就称之为政治制度,把专门从事统治、管理公共生活的人称之为政治家。文艺复兴以后,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认为,政治是“关于实际治理国家事务的职务或活动的知识”,政治是“国家”的活动,政治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中的权力现象”,政治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政治是“统治与服从的关系”等等。中国古代先秦时期也出现过“政治”一词。这里的“政治”实际也是由“政”与“治”二字构成的。“政者事也”,主要指国家的权力、制度、秩序、法律等。“治者理也”,主要指管理和教化人民。结合起来,政治就是“管理和治国之道”。孙中山这样说过:“政就是众人之事,政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

  社会主义概念起源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资本主义取代封建制度用一种新的剥削制度取代另一种剥削制度,因此必然导致劳动者阶级反抗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剥削制度。由此出现了反映这一不成熟的阶级斗争实践的社会主义思潮,如十七世纪的英国的莫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十八世纪的法国的梅叶、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十九世纪的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他们把新建立的没有剥削、压迫的新社会制度称之为“社会主义”。

  但马克思以前所有的政治家与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都是唯心史观,不可能科学解释政治现象与社会主义现象的本质特征。特别是不能用阶级斗争观点解读政治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发现了人类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现象,但没有发现阶级斗争的经济和历史根源,也就不能科学地解释政治和各种社会现象)。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唯物史观,指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阶级是历史的产物,阶级矛盾、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的突出和典型表现。这个观点就揭示了政治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更是反复讲,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即一切围绕物质利益而进行的经济斗争归根结底都要通过政治斗争来解决。同时一切政治斗争也都是阶级斗争即一切围绕国家权力而进行的斗争实质都是围绕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斗争。以权力为核心的国家的职能是社会管理,但国家的本质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作为国家的重要因素法律绝对不是一系列条文的总和,而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的工具。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它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内部成长起来的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因素,是同资本主义私有制斗争中产生发展起来的。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按照列宁的提法就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与成长起来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只有用唯物史观的阶级斗争理论才能科学解读政治现象与社会主义的本质。

查看余下7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7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7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