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丨正道京东:社会主义民营企业家的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企业家必须对国家、对民族怀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正所谓‘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2024年10月,全国工商联发布“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京东集团以1.085万亿元营收规模,连续两年位居榜首。“永远不卖假货水货、永远不逃税漏税、永远不行贿受贿”的正道铁律,铸就着京东终将走上中国民企榜首。62万员工全部规范化劳动关系,始终践行“共同富裕”的国家契约,意味着社会主义民营企业家的家国情怀、使命担当。
尤其,华为、中微“员工持股”公有制典范,胖东来怒怼资本、95%利润分给员工,瑞兆激光“民营形式”替国家掌管家业,等等,使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开始思考:庞大资产属于个人、成为超级富豪,还是为国家、为人民经营?2017年,刘强东从心中流出“所有公司全部国有化了”,更意味着从来不曾追求“个人资产”、从来不曾期盼“超级富豪”。京东三年营收唯一过万元民企,但刘强东个人财富三年缩水1385亿,排名下滑373位。而“共产主义在我们这一代实现”,是否意味着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可以推动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一、正道铁律:最正道方式取得成功
京东文化最重要的内涵是“正道成功”。京东创立伊始,刘强东便定下三个铁律:“永远不卖假货水货、永远不逃税漏税、永远不行贿受贿”,并立志在“既不违反任何法律,也不违反社会道德”的情况下,取得成功。京东将“正道成功”的理念带给全社会,期盼共同营造出“走正道、能成功”的社会氛围,让生活、让工作变得更加简单、纯粹。目的是“希望能够让无数年轻人,让无数的创业者,让无数的中国企业家相信,通过正道,完全做合法的生意,依然可以取得商业上巨大的成功”(《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京东文化,便是“正”字!》,京东文化,2018年04月11日)。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上德若谷,不弃不休”。正道之路,虽然有艰辛、有坎坷,但必然是大浪淘沙、最终成功的沧桑之路。90年代的中关村假货横行,“卖一桶假碟片,能赚100元,卖正品碟片,只能挣10块钱”。面对10倍诱惑,从做生意第一天起,便立下一个规矩:坚决不卖假货。正是凭借“坚决不卖假货”的信誉,从1998年到2001年,在全国已开设12家门店,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光磁产品代理商。2003年,非典突如其来、席卷全国,被迫关门停业。面对巨大的库存压力,开始考虑网络销售。2004年成为京东发展史的分水岭,所有线下门店关闭,全部转入线上经营,从此开始成长为依托互联网的电商品牌——京东商城。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