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鲤:这不是第六次中东战争,而是……
照例先说结论:历史上的五次中东战争都是雅尔塔体系的内部调整,是在雅尔塔体系下的内部资源重新分配以保证雅尔塔体系可以继续运行的产物。
但这次哈马斯和以色列的冲突不是,它是这套体系及其补丁在运行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内生性矛盾的必然产物。所以我并不支持说这是第六次中东战争。而今天发生的加沙医院被炸事件,更加说明了这一事实。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雅尔塔体系自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就不复存在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雅尔塔体系实际上从二战结束以来至今依旧广泛存在于全世界方方面面的。可以说,1945年以来全世界绝大多数事件,都是雅尔塔体系的产物,而少数非雅尔塔体系下的事件,则给今天的世界带来了一些变数。
为了叙述清楚这件事,让我们从雅尔塔体系的源头说起。
二战结束前夕,世界上几个大国家为了防止未来进一步的全面战争,开始了对全世界的势力范围进行划分,尤其是对欧洲、亚洲和中东地区,开始了落实到文字上的直接划分。
按照这样的划分标准,以中国为例,美苏的态度是北方归苏联(包括东北和我党),南方归美国(包括国民政府和一些日占岛屿)。
在斯大林和罗斯福共同默认的这样一个战后格局中,很明显,对于美苏来说,二国之间有着非常广泛的缓冲空间,这样的缓冲空间使得它们并不会进行最直接的对抗(包括军事对抗及其它),而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我党,都和罗斯福派遣的美军调查组进行了深入交流。
当然,对于美苏来说,当时最重要的地盘绝不是东亚地区,因为二战的胜利不只是标志着德国的失败,还预示着大英帝国的彻底解体——而这才是美苏当时最为关注的事情。
也因此接连发生了以下事件:
1,罗斯福的去世。罗斯福是在佐治亚州泡温泉时因突发脑溢血去世的。有趣的是,第二次三K党的复兴就是在佐治亚州,而罗斯福治下被平衡的南北民主党则不再势均力敌,南方民主党独大,杜鲁门被推了上来。于是罗斯福的世界构想被部分搁置。
2,乔治凯南备忘录。铁幕演说这件事本身并不算作一个完整的理论构建,因为杜鲁门作为一个没有太大根基的总统,他在刚上来时是无法快速找到抓手的,但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在1946年2月22日的八千字电报迅速给了杜鲁门一个抓手。
3,丘吉尔铁幕演说。在丘吉尔国内没打过工党艾德礼的时候,他清楚地意识到英国没有能力再在全世界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帝国网络了,所以他必须尽快地将英国最擅长的离岸制衡发挥到极致,只是这次极致并不是针对的小国,而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两个国家,美国和苏联。于是1946年3月5日铁幕演说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