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来中国前,先摆出“兴师问罪”的架势
中美防长才通过话,美媒那边又放出消息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在下星期动身访华,而且一来就是4天。美国很可能希望他再被中方接见一次。
【美媒称布林肯将动身访华】
如今距离布林肯上次来中国,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而中美关系目前为止的走向,应该说是符合预期的,并没有太多意料之外的状况出现。
布林肯这次来,主要还是继续落实两国领导人的共识,确保旧金山峰会的成果能够得到延续。不过拜登政府肯定不会承认这是主要目的,他们已经提前设置好了议题,准备起到一个先声夺人的效果,还摆出了一副“兴师问罪”的架势。
所以这段时间,不少美媒都在渲染,布林肯访华期间,不仅要和中方讨论双边关系,还要传达拜登政府对中俄合作所谓的“关切”。
尽管五角大楼那边已经承认,中国并没有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但美国只是想找个借口,对中俄正常的贸易合作指手画脚,比如说“中国支持俄罗斯军工业发展”云云。当然,我方对此并不接受,布林肯即便当面提出来,估计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距离布林肯上次来中国,已经过去了快一年】
从宏观角度来看,布林肯再次访华,属于水到渠成。本身他就相当于美国的“外长”,而外长一级的通话,在中美互动中向来扮演了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
如果我们梳理2024年以来,中美在外交上的一系列动向,就能发现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从年初在泰国的“王沙会”,到慕尼黑上王毅外长与布林肯的面对面沟通,中美一直保持一个稳定的交流频率,随后在4月进入了一个爆发期。
先是中美元首通话,拜登直接就说,他会安排耶伦和布林肯访华,而那时候耶伦的专机,都差不多要落地北京了。
随后就是中美防长时隔一年半的首次通话。期间还有不少工作性的会议,比如说中美共同设置的金融和经济工作组,而且这段时间,美国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也在中国,跟中方讨论一系列敏感话题。
【布林肯上次来中国,得到中方领导人接见】
这些互动透露的是同一个讯号,那就是布林肯再次来中国,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且比人们预想中还要早不少,耶伦上旬走的,布林肯是同月下旬来的,几乎是前后脚的关系。
而且停留的时间还不短,足足有4天。
现在外界普遍关心的一个点是,布林肯来中国以后,会不会还和上次一样,能得到中方领导人的接见。特别是之前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访华,我方就接见了他。美国未尝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跟俄罗斯争取到同样的待遇。
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而言,美国国务卿每次来中国,按惯例我们都会接见,而上一任国务卿蓬佩奥就是例外了。他任上最后一次访华,就没有享受到这个待遇,卸任后还被我们制裁,这跟他极端的反华立场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