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员的观点分析几个历史问题
1
现在流行的《毛选》共有四卷,其中后两卷是教员成熟之后的作品,政治色彩相当浓烈,选题和文风大开大合,颇有一种“天下尽在诸掌”的感觉。
而前两卷是教员成长期的作品,里面有很多分析问题的方法论,在这些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教员是如何一步步成长的。
相比起来,我更喜欢读前两卷的文章,每次都有新收获。
最近重读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对中国古代、近代的一些历史问题,又有了新的理解。这篇短文,我们就来简单聊聊这些想法。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写于1928年10月,是教员起草的“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的一部分,原名为《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普遍认为是教员“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开篇之作。
在文章的第二段,教员提出两个观点——
1、中国各地分散的农业经济,以及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导致中国出现军阀割据,割据各省的军阀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又必然爆发战争。
2、因为军阀割据和长期战争,导致各个军阀的势力范围之间,出现巨大的权力真空,也就是所谓的三不管地带,这些军阀顾不上的地方,就是红色政权可以扎根生长的沃土。
那时是举国悲观的革命低潮期,教员上井冈山一年以后,就能在绝望中发现希望,在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一统天下时,发现革命力量发展壮大的机会,简直是不世出的神人。
但教员在文章的第三段又说,这种机会不是永久不变的——
“军阀间的分裂和战争,削弱了白色政权的统治势力。因此,小地方红色政权得以乘时产生出来。但军阀之间的战争不是每天不停的,每当一省或几省之间的白色政权有一个暂时稳定的时候,那一省的统治阶级或几省的统治阶级,必然联合起来用尽力量来消灭这个红色政权。”
也就是说,军阀割据和战争的时候,军阀势力范围之间才有权力真空地带,革命力量才能纵横捭阖。一旦军阀割据和战争消失,权力真空地带便不存在了,弱小的革命力量就要面临生存危机。
后来的历史走向,和教员的论断基本一致。
1928—1930年间,广州张黄事变、第二次北伐战争、蒋桂战争、中原大战极大的牵制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精力,让其无法全力应对革命力量。
正是在这段时间内,井冈山、鄂豫皖、湘西等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基本完成了武装革命的原始积累。
1930年10月,中原大战结束,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汪精卫纷纷落败,蒋介石和张学良平分天下。这就意味着,军阀割据和战争暂时消失,蒋介石可以腾出手来,应对革命力量了。
于是,各地红军开始面临“围剿”,中央红军也开始了惨烈的五次反围剿战争,最终在百万国军的“围剿”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
1936年,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张学良和杨虎城不满蒋介石的“围剿”政策,准备联合红军成立西北政府,并在年底发动了“西安事变。”
受益于南京国民政府和军阀的分裂,红军终于获得喘息之机,在陕北这块根据地生存下来。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中国出现史无前例的民族危机,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顺势扛起“抗日”的大旗,和各省军阀、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起“抗日统一战线”,把“你我”变成“我们”,和中国各阶层深度融合在一起。
八年后,三万红军就成了百万八路军。
日军侵华,事实上做了中国人民的反面教员,推动了中国革命。
2
用教员的观点,看待中国古代历史里的某些事情,就一目了然了。
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军,刚起事的时候实力并不强,屡次被唐朝官军击败,后来把“小范围流动作战”改为“大范围流动作战”,黄巢才摆脱唐朝官军的追击,从山东一路打到广州,再从广州北上攻破长安,一度灭了唐朝。
黄巢起义军能纵横天下,根本原因就在于,安史之乱以后,唐朝逐渐演变成藩镇割据的状态,甚至可以说,长安的朝廷也是众多藩镇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黄巢只要流动作战,不准备夺取藩镇的地盘,那么藩镇为了保存实力,也不会和黄巢死磕。
稍微打一仗,放黄巢过境即可,把军队拼光了,被其他野心家兼并了怎么办?
正是藩镇割据的社会状态,让黄巢有了纵横天下的基础条件,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拉拢壮丁、裹挟流民,滚雪球一样壮大,直至攻破长安消灭唐朝。
这一点,和红军长征非常类似。
但消灭唐朝以后,黄巢纵横天下的基础条件就不存在了。
因为长安的朝廷能成为最强藩镇,是东南财政通过“江汉漕运”持续供养的结果,而不是长安有多么雄厚的经济基础。黄巢在长安成立“大齐”政权以后,要想取代唐朝的生态位,就需要疏通“江汉漕运”,沟通东南。
做为新成立的王朝,东南藩镇显然不可能主动臣服,黄巢必须发动征服战争,才有可能疏通“江汉漕运。”
黄巢成立了新王朝,也不可能局促在关中一隅,必须发动兼并战争,消灭各地的割据藩镇,开拓“大齐”的疆土。
这样一来,黄巢和藩镇就成了不死不休的敌人。
最终,黄巢在诸多藩镇的围剿下,战败了。
明朝末年的李自成起义,则是另一番景象。
历来都有人批评李自成是“流寇主义”,不懂得建设根据地的重要性,其实吧,不是李自成不想建设根据地,实在是不具备建设根据地的条件。
因为明朝直到崇祯年间,都是一个完整的大一统王朝,崇祯皇帝的诏令可以畅通无阻的发到各地,轻而易举的罢免内阁大学士或诛杀六部尚书,各地的地主士绅也紧密团结在北京朝廷周围。
从王朝统治构架来看,明朝从头到尾都是铁板一块。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起义造反,难度是非常高的,李自成不论在哪里建设根据地,都要面临明朝的十面围剿,就像中央红军遭遇五次“围剿”一样。
李自成唯一的出路,便是大范围的流动作战,利用天灾人祸发展队伍,然后在运动中歼灭明朝的有生力量,从根本上取代明朝在各地的统治。
但问题是,走完这条路要耗费漫长的时间,等李自成消灭明朝的有生力量,初步建立起根据地了,就要立即取代明朝,行使大一统王朝的职责。
对于李自成的个人能力、团队的综合素质来说,这些都是巨大的挑战。
事实证明,李自成和明末农民起义军都没有通过考验,在他们“毁灭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间隙,满清一战入关,并利用数十年打造的成熟政权,裹挟九边精锐,拉拢地主士绅,建立了落后的、殖民式的满清王朝。
可以说,尽管黄巢和李自成都是流寇主义,但他们面对的统治阶级是不一样的,而统治阶级的分裂和团结,也间接塑造了五代十国和满清王朝。
3
用统治阶级的分裂和团结,看待近现代的一些事情,可不可以?
其实是可以的。
自1980年代起,美国总统里根、英国首相撒切尔主导的“新自由主义”,开始席卷世界,垄断一国市场的资本主义,逐渐发展成垄断国际市场的资本主义。
“新自由主义”把全球整合为统一的大市场,但同时也意味着,资本主义世界暂时成了铁板一块,不再是美英日法德割据、分裂的状态。
而那时的苏联,早已和中国交恶,所谓的输出革命,也异化为武力争霸,不再是世界革命的灯塔。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中国继续坚持革命,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做斗争,那就是以小博大、以弱击强,很容易被资本主义世界十面围剿。
于是呢,中国暂时放弃革命,积极融入以美国为首的全球化大市场,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给中国造成翻天覆地的变化,切切实实的造福了中国人民,但从国际共运的角度来看,这未尝不是走了几十年的长征路。
俄乌战争以前,普京一度对美国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准备融入美国缔造的世界秩序,为了达到目的,普京积极参与各种国际事务,并不断的向美国让步。
那段时间,因为美俄欧的关系相对亲密,中国便缺乏在国际上纵横捭阖的基础,生存环境不能说逐渐恶化,起码没有太大的进展,尤其是各种耻辱性的新闻,充斥着人民的耳目。
然而经过十余年的尝试,美国并没有接纳俄罗斯,而且北约持续东扩,俄罗斯的战略纵深日渐缩小。
这个时候,普京才明白,美国的目标就是拆解中俄,俄罗斯走错路了。
认清了这一点,普京便放弃幻想,逐渐向中国靠拢,中俄关系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俄乌战争爆发前后,俄罗斯和欧美的关系彻底破裂,普京便进一步放宽了远东地区的限制,还在“中吉乌铁路”等一系列问题上松口。
而随着美俄欧的分裂、中俄关系的深化,中国在国际事务上便有了更强的话语权,也有资格和美国较量一番。
以上两件事的演变过程,肯定和中国内部小气候有关系,但国际上的分裂和团结大气候,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至于我们个人的工作,也可以用教员的观点做出指导性分析。
按照“统治阶级的分裂和团结”的逻辑来看,那些有巨头垄断的行业,毫无背景的年轻人闯进去,大概率要遭到老钱们的十面围剿,很难说有什么前途。要想有所成就,一定要寻找到自己的井冈山,在行业垄断巨头之间的中间地带深耕。
而这个中间地带,往往是垄断巨头看不上的行业三、四级细分领域。
利益虽然少一些,但起码能活下去,等待天时。
如果能跨越两三个行业,通过专业知识、技术、技巧等方式,把两三个行业的细分领域结合起来,那么成事的概率就比较大了。
以上就是我重读《毛选》时的简单想法,写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咱们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