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阶级斗争?四个步骤

2024-06-27 4398 0
作者: 明海 来源: 明海先生公众号

  每次提阶级的话题都会被人骂,提阶级在一些人眼里就等于当初毛主席搞革命,就等于后来搞文化大革命,胆战心惊。

  说到改革和革命,如今贫富差距这个问题确实需要国家和人民警惕的。如果改革将中国生产力改到需要革命来进一步解放,那改革就失去了历史进步作用。

  这篇文章不仅要提阶级,还要提阶级斗争,还要进行分析如何搞阶级斗争。

  雄文S卷开篇讲阶级分析,分析出来是要搞阶级斗争的,这是“屠龙术”开篇之法。

  如何搞阶级斗争呢?

  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确定使命,分清敌友,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孤立少数,各个击破!

  或者用另外一种说法来概括:确定使命,阶级分析,阶级团结,阶级斗争。

  第一步:确定使命

  清末出现一系列天灾人祸,觉醒进步知识分子站出来呐喊,但没有找到真正使命。

  清朝面对列强欺压,清政府他确定的使命是搞“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最后失败了。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确定使命是进行“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但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后来继续领导一系列革命,也都失败了。

  1925年毛主席的使命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然而到了1930年,很多知识分子还没有认识到当时中国面临的任务。

  比如“梁胡之争”:

  梁簌溟认为帝国主义是最大敌人,胡适认为中国封建主义产生的愚昧是最大敌人。

  使命不符合历史潮流,终被大势所击败。

  第二步:阶级分析(分清敌友)

  分不清敌友,也就找不到力量所在。

  义和团喊出“扶清灭洋”口号,虽然具有爱国反抗精神,但没有分清敌友,只反帝国主义,没想到清政府是依附帝国主义的,提防出现农民起义,最后也就失败了。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当时要靠袁世凯作为力量,最后果实被窃取。后来继续领导的革命,依靠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还是分不清敌友,找不到力量所在,所以屡次失败。

  多次失败后终于做出了非常好的政策调整——“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但孙中山很快逝世,蒋介石使用一切手段上位,他放弃了这政策,改为“联美、反共、依靠江浙财阀”。

  当时我党陈独秀把国民党作为朋友,只侧重和他们合作;张国焘盲目模仿苏联,只侧重工人力量。他们都没有分清敌友,找不到真正的力量所在。

  毛主席找到历史使命,从人民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对革命的态度出发,用阶级分析法分析出各阶级情况,找到革命的力量。

查看余下5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