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由周总理舍弃龙门二十品想到反腐败斗争
讲一则故事:
上世纪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到河南洛阳访问,在龙门石窟博物馆遇见有卖北魏书法杰作《龙门二十品》拓片的,周总理酷爱书法艺术,对《龙门二十品》向往久已,鉴赏再三后想买一套。
谁知一问价钱要500元一套,他摇摇头,恋恋不舍地又把碑帖放回原处。
在场的洛阳市领导见状后说:“总理,我们送你一套吧!”
周总理转过头来,正色批评道:“你这个同志怎能说这样的话,国家财产怎可随意送人?”
在周总理看来,个人爱好是私事,用公款埋单,事关以权谋私,是个原则问题。这件事,后来被写入了《洛阳市志》,成为一茬又一茬洛阳党政领导廉洁自律对照检查的一面镜子。
五十余年过去,当年周总理喜爱的《龙门二十品》,早已今非昔比,作为国家珍宝,镌刻二十品的那座石窟,已经奉国家文物局之命封门上锁,严禁拓临。民间仅存的二十品拓片,一套已经在市场上飞涨到百万。
但是,同样是那卷拓片,今天却演绎了另一则完全不同的故事:
报载,某落马高官,曾位高权重,执掌官员升迁大权,可谓一言九鼎。但此人嗜雅成性,尤其酷爱古字画拓片。有知其雅兴者,便投其所好,高价购得《龙门二十品》送上。此官大悦,欣然笑纳。不久,送礼者便如愿被破格重用。
故事并非到此,此后,又有求官者打听此“首长”嗜好,贴身内侍便悄声相告:首长别无所好,唯字画拓片而已。内侍举例,比如像《龙门二十品》。求官者摇头,哀叹无购此物之道。于是内侍点拨:出价80万元便可购得。求官者喜不自胜。于是那卷曾被“首长”笑纳的珍宝拓片以80万便被回卖到了求官者手上,原拓片便再原封不动又被送于此官,此官再次笑纳,求官者如愿。
如此往复,一件拓片,就这样被来回卖了十数次。
自然,卖官者得金,买官者得官。珍宝拓片,不过沦落为买来买去的象征物。自然,此类买来爵位的官们,他们关心的是尽快收回成本,在新的位置上急不可待地贪而再贪。指望他们为民谋利,那是万万不能的。
同样一幅拓片,相隔五十年,竟演绎了迥然相异的故事,个中可洞见的是官德人品。以字画珍稀之物行贿,习称“雅贿”。雅贿之称,非始今日,它源出汉唐,明清最盛。古代一些名载史册的奸相佞臣,以“雅贿”“雅贪”而遗臭万年的,不乏其例。
最著名的,当数北宋宰相蔡京,此人被史家列为北宋奸臣之首,他擅书法绘画,名列“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京,一说蔡襄)”四大书家之一。此人就是靠给有同样雅好的皇上宋徽宗送名家字画,最后官居宰相。此人一旦居于高位,便误国害民,为了收集名家字画,多次逼人家破人亡。蔡京发配岭南路上,百姓恨其雅贪误国,毁了江山,便拒绝卖粥供水给他,最后他竟饿死岭南途中。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