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在美国是怎样遭遇“滑铁卢”的?
今年4月,美国曾高调宣布,计划向台积电提供66亿美元现金补贴、50亿美元低息贷款,总额116亿美元,支持其在美国本土的芯片生产。对此,台积电立马表示将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建设第三座晶圆厂,在美投资总额将超过650亿美元。
好一出“投桃报李”的戏码。
然而,好景不长,近日外媒报道指出,从台积电宣布赴美建厂至今,已经过去了4年,还没有生产出来一颗芯片。更离谱的是,台积电在美第一座工厂的投产时间已经推迟到2025年,第二座工厂的投产时间也继续后延,据说要等到2028年。
看到这一消息很多人都愣住了,按理说不应该啊。老美作为全球半导体领域领先的国家,要技术有技术,要资源有资源,台积电更是芯片生产巨头,怎么好端端的大项目就这么烂尾了?
做生意,讲究的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咱们老祖宗传了几千年的经验,自然有它的道理,而老美和湾湾的这波操作就巧妙的避开了所有成功关键点。
首先,时机不对。
老美当初为了阻碍咱们的半导体发展,抱着“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决心,对我实施科技封锁,这波操作也“不负众望”地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通胀压力以及物流成本上升。
殊不知,国际贸易牵一发而动全身,湾湾也无法置身事外,台积电不得不宣布生产计划延期。此时,其内心是崩溃的:老美啊,神仙打架,小鬼遭殃,我也被误伤了啊。
没办法,棋子是为棋局服务的,不可能为了棋子耽误棋局,大形势如此,台积电的生产计划也只能一拖再拖,好好的台积电就这样成了被迫牺牲的“台祭奠”。
其次,地不利。
中国有句古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意思是说环境对事物的影响往往是巨大的,这一道理就鲜明的映射在这件事儿上了。
台积电是出了名的工作节奏快,半夜加班加点都是常态,别说在台湾省,放眼整个东亚,都是数一数二。有句玩笑话说“韩国人不睡觉,日本人不吃饭”,要的就是这种废寝忘食的工作节奏,但这种打鸡血的做法放在自由美利坚就行不通了。
台积电的高管此前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台积电以极其严苛的工作条件而闻名,也正是基于这种严格才保证了产品质量。
但美国员工的工作状态往往十分懒散,熬夜加班就是天方夜谭。在凤凰城的工厂里,当地工人无法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和严苛的管理制度,台积电又非常嫌弃老美的散漫作风,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导致离职率很高,工作效率受到严重影响。
这样一来,工厂的建设进度能不降低吗?
此外,台积电董事长在季度业绩会议上还提到,“由于缺乏熟练工人,亚利桑那工厂建设遇到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