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党初期到工人运动

2025-04-20 497 1
作者: 小庄 来源: 八角楼上

  中共一大的时候,出席大会的代表一共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共产党员,有说57人的,有说58人的,具体人数已很难考证。

  以当时环境下的视角去看,可能很难想象分散在全国各地的50多名党员,其中大多数还只是一些青年知识分子,他们能对中国革命掀起怎样的波澜。

  即使在国共第一次合作前夕,孙中山在看待这个组织的时候,还曾认为他们“不过是少年学生自以为是及一时崇拜俄国革命过当的一般青年的小组织。”

  不仅是孙中山这么认为,在我党成立之初,全程参与和帮助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也曾说:“在全国的人数也不过50~60人”、“党只能进行秘密工作”、“同华南的国民运动没有保持联系”等等,反正整体上就是十分弱小,这种弱小从孙中山和马林的口中呈现得更加客观和具体了而已。

  他们初期有些什么资源呢?

  从外部看,有一些共产国际的资源支持,这些支持主要以理论、经验、经费三项为主,比如一大的纲领、宣言和决议,就是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下完成的。大家有兴趣也可以去找了看一看,它们几乎是照着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的基本观点誊写了一份。

  怎么说呢?就是它的内容,实际上是一个经典的社会主义革命纲领,主要是四个部分:

  1,推翻资本家政权;

  2,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消灭阶级为止;

  3,消灭私有制,没收土地、机器、厂房等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

  4,联合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第三国际。

  从这个主要的核心纲领去看,不能说它不正确,但是当时的决议里,支撑这个纲领的具体内容方面却十分空洞。也就是说,对于如何实现这个纲领,大家也不知道怎么办,能写的东西很少,因此就显得很空洞,只能先把长远的目标提出来再说。1958年6月,毛主席在《党史资料汇报》这个刊物上又看到了一大的这个宣言和纲领,便写了一个评语,评价到:“不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只提社会主义的革命,是空想的。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则是基本正确的。”

  但不论怎样,在当时能帮助我党在理论上把一些基本的东西梳理出来,先把主义的旗帜立起来,从这个角度上看,这种理论上的帮助和支持,又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事实上,一大的纲领,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也是被视作一个将来更高的奋斗目标来看待的,要说初心,一大的纲领可能才更准确,更真实的反映着初心。不要小看这种理论上的旗帜,历来统治集团,一般的群众运动它是不怕的,但是有纲领,就口号的,即使规模很小,他们也往往非常忌惮。

查看余下8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