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平邦:马航空难3周年祭——“中国安全飞机”如何拯救马航空难?
今天早上,看到微博上有人说,想不到马航MH370事件已3周年了,但说实话,我一直都想到了,因为正是有了马航MH370事件的发生,才让我和我的朋友们一直对人类的飞行安全进行更多的思考,它也是促成我和我的朋友们现在发起这个“中国安全飞机”众筹项目的原因之一。
昨天晚上,参加了四月网“司马南频道”的录制,与歼10战机功勋试飞员、战略专家徐勇凌先生和著名学者司马南先生一起讨论“共创中国安全飞机”,话题中间,我们也自然而然地谈到马航MH370事件,今天3月8日,是马航MH370航班失踪3周年的日子,因为飞机上的150多名中国同胞共同遇难,才让我们对此痛楚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在本期节目没有播出之前,我把节目中徐勇凌先生对以安全飞机计划挽救MH370旅客的部分设想,以及我们团队对此事的一些思考做一些初级的讨论。
马航MH370原本在2014年3月8日,于吉隆坡起飞,飞向北京,但现在找到的证据显示,它于起飞后不久即掉头转向西飞,最后经过长途航行之后,葬身于印度洋中心的汪洋大海中,3年以来,人们已经在印度洋的多个地方发现了它的残骸,但机上的所有旅客现在仍然下落不明。
首先,MH370航班并非飞机出现飞行事故后瞬间即坠落,按现在能掌握的证据显示,它是在起飞后不久转向西飞,又在天空中飞行了四五个小时之后,坠落于印度洋的,我们不知道这四五小时里机舱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我们可以知道,在这四五小时的时间长度里,如果MH370客机是配有逃逸舱系统,完全有充分时间与可能性组织旅客进行主动逃逸,按现在民航客机的地面事故组织逃逸经验,其实最短两三分钟即可完成200多名旅客的机舱撤离,但问题是,这架波音777-200客机是根本没有带任何逃逸舱的,所以,它也不可能有任何逃逸的可能性,按更专业的说法就是说,这架飞机根本没有任何其他的安全冗余。
当然,马航MH370上的旅客若想选择以逃逸舱逃逸,其时机、方法、决定权等等等等都需要进行重新严密的讨论,但那应该是另一个新的问题,是在实现了逃逸舱能够上机之后可以继续讨论确认的事,但问题是,我们现在的民航客机根本没有给机上旅客任何讨论这“另一个新的问题”的任何机会。
还有,马航MH370出事之后的状况并不止是坠毁,也不止是失踪,而是现在连飞机上的黑匣子都找不到了,它几乎处于人间蒸发状态,这时候,另一个问题又出来了,到底有没有可能用另一种方式让我们获知它的踪迹呢?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