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仰:男女平等vs性骚扰

2017-11-01
作者: 刘仰 来源: 察网

  最近欧美社会关于性骚扰的报道较多,对象包括影视届,金融界、挨踢界大佬。有人说,是不是现在性骚扰越来越多了?我看未必。就现代社会而言,性骚扰都一样多,不同只是媒体变换着寻找热点,给人造成感觉上的差异。性骚扰、性丑闻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一、二十年前轰动全世界的性丑闻事件,例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主席卡恩、纽约州前州长斯皮策等,如今人们已无兴趣再炒冷饭。去年美国大选时,媒体爆炒特朗普涉嫌性骚扰,等选举尘埃落定,此事也无声无息了。

  但是,性骚扰、性丑闻话题永远常炒常新,只要换个主角就行。逻辑上说,大量的性丑闻一定有更为海量的性骚扰为基础。所以,性骚扰故事和主角永远都不缺,随时随地都能找到,不论男女。一般来说,由于这类事件太多了,当事人如果不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媒体根本都没兴趣。性骚扰、性丑闻的屡见不鲜也使得媒体还有可能为特殊目的而精挑细选性骚扰的指向性热点。

  如何避免这类现象?古代社会以及当今某些社会,奉行男尊女卑,女性在家不出门,是防范此类问题的老办法。这个办法现在不能用了,男女平等已成为现代社会主流。女性进入社会,两性之间的自由接触肯定增多。从包办婚姻到自由恋爱,再到逢场作戏、玩弄异性,其中有多少属于性骚扰成分,很难说清。有人深恶痛绝,有人乐此不疲。

  女权主义的正确说法应该是男女平等主义者。虽然针对性骚扰的批评来自于女权主义者的炮火更猛烈些,但不可否认的是,女权主义运动近年来已经有所式微,关键在于男女之间的平等要到什么程度。应该是相对平等还是绝对平等?其实,女人生孩子是男女之间有一个天然的、巨大的不平等。男女平等导致的结果之一除了结婚不生、少生孩子,还有就是光棍和剩女的大量出现。现代技术手段使得这种双方只求享受快乐而不用在生养孩子上付出的做法很普及。似乎把生孩子的事情当做不存在,就可以实现男女共享性快乐的平等,由此也造成老妻少夫的屡见不鲜。问题是,两性之间大量的日常接触,相当多的人晚婚或不结婚,谁也不相信他们她们都是和尚尼姑,再加上各种出轨,眉来眼去,你情我愿,或者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其间有多少是正常分寸,多少属于性骚扰,恐怕难以辨别清楚。

  男女平等从最初的政治权利、工作权利平等到现在发展成为生理性别平等,例如同性恋的价值等同于异性恋,变性人的价值等同于自然人等等。美国政府不久前规定公立学校应“允许跨性别者使用自己认同的厕所”,说白了就是男女厕所可以通用,这已经扩大到了心理性别的平等,似乎也是男女平等绝对化的必然结果。如此一来,在这样的厕所里会有多少性骚扰?谁也不知道。

  

男女平等vs性骚扰

  而且,从平等的角度说,性骚扰并非只有男骚女,还有女骚女、男骚男、女骚男。不过女权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正确的言论,更多把矛头指向男骚女而已。确实,由于男女真正绝对的平等很难,男性社会与金钱主导下的钱色交易大量存在,这类性骚扰从数量上肯定更多。有意思的是,我不相信日本的性骚扰比欧美少,但日本媒体对此话题的热衷程度远不及欧美。在我看来,这是因为日本没有像欧美那样有强大的女权主义运动。

  这种广告尺度不算大。

  几年前,我在一本书里提出“欲望经济”的概念。意思是说,商品经济的核心是不断刺激人们的各种欲望。当我们欲望不多,可以活的比较满足。而商品经济对于消费者欲望的原则是:无中生有,有中生大。快乐成为现代人的稀缺物,原因之一就是被外界强加了很多欲望。性是人类各种欲望最基本的,因此也是商品经济社会最得心应手、运用娴熟的工具。

  

男女平等vs性骚扰

  这些推广活动太常见了。

  商品社会利用商业化的媒体和各种推销活动,无时无刻、无所不在地以性诱惑为推销手段,人们若不从源头上反对商品经济的这种做法,而只是反对性骚扰,无疑是在说:“我可以骚,你不可扰”。这个道理总让人觉得哪里不太对。

  

男女平等vs性骚扰

  

男女平等vs性骚扰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