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情感守恒定律
——你附出了多少情感,一定可以获得等量的回馈
用人类现有认知能力看,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是自然界中两个具有比较普遍性的规律,它适用于各个空间和时间。与物理科学类似的情况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个体人,有与一般动物不同的意识和情感,并且情感也遵守守恒定律。
所谓情感守恒定律决非特指某种感情,而是指所有人的情感和所有类型的情感,单一守恒与整体守恒同在。比如亲情、爱情、友情、阶级情、民族情、宗教情、家乡情、慈悲情等。
情感守恒包含几层意思:
一是情感总和守恒。对一个固定的人来说总量守恒,爱情情感丰富,亲情分配相对就会较少,过多地重友情,也许就要适当减少爱情和亲情,一个对他人极其冷血的人也许他对某个特定事物会付出超级丰富的情感。
二是同一情感的总量守恒。对于其中某一种感情,分配到其他个体身上可以有不同比例,但一定符合个体总量的守恒,分配权限可以做到动态平衡,也可以做到单一映射的分配,即相对独占性,但没有绝对独占性。
三是情感碰撞守恒。当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情感发生碰撞时,情感可以相互转化,爱情可以变亲情,亲情可以变友情,友情还可以转变为阶级情,两种感情碰撞后交换后的情感总量不超越碰撞前的情感总量。
每个个体人的情感组成是差别很大的,有些人情感种类极其丰富,有些人则终身专注于几种不变的情感。那些情感极其丰富的“感情大师”外在的感觉是超越常人的。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对情感是否真实丰富最有发言权的是情感受体。当他把亲情、爱情、友情、阶级情、宗教情、家乡情、慈悲情等都作为重点付出对象时,那些真正与他发生关系的个体得到的单一真实情感是很少的,往往是蜻蜓点水,露水萤光。
博爱是一种表示,而不是一种专注,与情感极度丰富的人打交道,你也许感受到的更多是机械化动作,而不是情感交融。贝鲁斯科尼可算是一个情感大师,但几乎没有一个人承认他是个有情人,包括他的子女。象马克思这种阶级情非常丰富的哲人在亲情上就表现贫乏许多。一般人把情感只集中于亲情、爱情和友情,往往能获得相应的更多的同类情感的反向输入。
一个人,在掌控某种单一情感的时候,要掌握好守恒原理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比如说爱情,异性之间的爱情通常是自私的,如果一个男人把爱情分给十个女人,那每个女人其实只占有了男人爱情的十分之一,因而这十个女人几乎无法体验到完全意义上的爱情,在物质参与到大众分情的过程中时,十个女人也许都是快乐的,但她们多数可能是在享受物质快感,而不是爱情快感。同样的道理,男人非常讨厌自己的女人同时拥有十个男人,这是因为自己失去了对爱情的控制权和独占权。一个人,不管男女,都希望独占爱情,只有独占,才能偶尔有爱情溢出,如果分享,则表现为不足。
中国是个讲究人情侠义的国度,特别是年轻的男人喜爱结交朋友,乐于把自己的友情与很多人共同分享,这在表面上可以让人产生一种他很重友情的假象。事实上,一旦对方真正需要友情支撑的时候,他恰恰不能成为可依靠的对象,因为他的友情被肢解的机率比其他人要高,那些结交面不是很广但感情很深的朋友在关键时刻往往能够成为彼此的寄托。人类交际过程通常会假借语言表达情感,然而,语言与情感极不对等,语言与其说承载情感,不如说掩饰情感,它只是一种体力活和愚情手段,绝大部分语言中镶嵌的情感极其微弱,甚至完全是对情感的侮辱,语言艺术毁了语言情感,多情人多是无情人。
随着人类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碰撞机会也越来越多,有碰撞即有交换,有交换就有守恒。中国有句俗话叫“以心换心”,说的就是情感交换。然而,在多数人的内心感受上未必认同是等量交换,常常有“好心没有好报”的感叹。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应当从感情的即时性和延时性来解释。即时性感情如性爱,双方自愿互动地情况下,交换的即时性、等量性感觉明显。友情却是一种延时性情感,你付出的当时,未必马上得到回报,甚至在你想得到的时候也得不到。友情,有可能由对方以不经意的方式分多次返回,或者寄托在某一事件中集中返还,有些返回式情感,你得到了,但你可能没有感受到,它不一定是物质化有形表达。有时候,当你付出真情以后,回馈的可能是你无法理解的“埋怨”,但不要伤心,这类“埋怨”中本身也会包含真实的情感。误会,经常会引起情感挫折,但“误会”一定包含情感。情感交换与能量交换的可测定性不同,它通常靠感觉衡量,而不是依赖机械式或电子式器械来精准测量,缺少踏实的“存在感”。
人类是情感动物,因而情感侵占会成为常态,决非只表现在爱情领域,亲情也会很常见。一个多孩家庭与一个独生子女家庭所表现的亲情状态就不一样。一个母亲同时爱五个孩子,那五个孩子之间必定会有因母爱不均引起的争吵甚至是打闹。而在一个独生子女家庭,母爱的盈余感又会让孩子感到腻烦。然而,即使是有盈余感,若有新的竞争参与进来,他仍然有感到一种母爱被抢夺的危机感。
人的幸福感取决于情感的波动。刺激情感波动的因素很多,有物质刺激,也有精神刺激,无论是哪一种刺激,必须有落差才能产生较为明显的情感波动,进而决定幸福或者悲伤的深浅。一个人,如果由贫穷向小富再向大富转变,他的幸福感是越来越强的,每一个跃进都产生一个幸福节拍。一个人如果生在富豪之家,他从一出生便与“满足”同行,物质刺激对他情感的幸福指数不产生任何影响,他的人生会表现为幸福感下降的趋势。
夫妻之间的爱情经历得越久,爱情的滋味会越少,爱情慢慢会转变为亲情,在剩下的爱情成分当中,也很少有强烈的刺激感,这个时候,双方最容易产生婚外联想,其目的是制造新的爱情波动,以形成新的幸福点。越自由的社会,这种倾向越明显,爱情在有显著输入或输出的时候,人总是有即时快感的。但是,人类社会又是一种道德社会和法律社会,“规则”的约束通常会很快夺去爱情波动后的幸福感,转而形成道德的痛苦感,甚至是法律的罪恶感,这属于外界对情感系统的干扰,只影响过程曲线,不影响情感守恒。
由情感变动引起的幸福感通常有私密性和瞬间性,唐突地在公众面前表达出来的“幸福”多数是不真实的,一个真实幸福的人有可能处在情感平静期,因而他的幸福观也会有短期消失的感觉。有很多种类的“幸福”必须是在私密空间去表现,一脱离特殊空间,幸福感便荡然无存。
人类是很会用“假装”活着的动物,以人为元素的国家同样可以表现出情感,这就是国家情感。若AB两国非常友好时,突然加入一个C国进来,C国亲B国,则A国表现有失落感,C国亲A国,则B国表现有失落感。很多情况下,新加入进来的主体未必会威胁到第三方,只是情感分割剥夺了另一方的独占权而已。
提到了国家,不妨顺着提一下阶级。只要人类统一的大同世界没有形成,阶级就是一定客观存在的。大同世界,如果用情感来描述的话,我可能把它定义为:人类实现情感交换上相对平衡、和谐的关系社会即为大同。当阶级差别很大时,不同阶级的个体间绝无保持平衡对等传输情感的可能性,大多情况下,相互传输的都是对方无法接收的弹性碰撞类情感,这个弹性碰撞过程用阶级语言讲就叫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的内在激发因素首先是情感的对立。
世界和谐与否取决于感情的支配能力强弱,支配得好,就不会因此而产生大的冲突,支配不好,就可能因敌对情感产生仇恨以致毁灭性战争。
人的一生,是感情不断分发与不断收获的一生,愈会分发感情的人会有更多的情感收获,当然就有更多的幸福感,不善于分发感情的人通常会被情感所困扰,当一个人既不会分发情感也不善于收获情感时,他一定与这个世界保持了较远的距离,他的精神或身体一定有病。
人与动物之于自然界感受能力最大的区别是情感,如果情感是你的生存障碍,那你的生命价值也许还不如动物。
2017年12月16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