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以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新中国建立伊始,毛泽东在1949年10月26日给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人民的复电中,热情盛赞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殷切希望他们继续团结一致,迅速恢复战争的创伤,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他特别强调:希望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毛泽东对艰苦奋斗作风的高度评价,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处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关键节点,重温和学习毛泽东和我们党关于艰苦奋斗作风培育和养成的历程,对于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
一
艰苦奋斗,是一种作风,一种精神,也是共产党人和革命战士的品格和习惯。艰苦奋斗的作风,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决定的,也是在党的斗争环境中磨砺、锻炼和培育而成的。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全新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相区别的是,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革命作风、革命品格和革命特质。
中国共产党从一经诞生,就久经考验,饱受磨难,历经锻造。也正是在这一过程和革命实践中,形成了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首先,作为一个全新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要在实践中探索和解决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如何把最广大的农民群众组织起来、教育发动起来,进而投身中国革命,如何把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改造成坚定的无产阶级人民军队,都是全新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的重大时代命题。这一重大的时代命题不仅要解决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且也包括要形成新的工作作风,如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等等。其次,作为一个新生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面对着诸多强大的敌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迅速发展壮大,但国民党背叛了革命,大革命最终失败,革命力量遭受巨大损失;在国内革命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期间,又历经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危害,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国民党挑起的内战,等等,革命事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危险。正是在一次次的挫折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品格和革命作风不断经受历练、日益坚定。严峻的挑战考验了党,也锻造和检验了党的革命作风。在这其中,艰苦奋斗的作风正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历经考验而不倒,历经挫折而不馁的强大支撑之一,如果没有艰苦奋斗的作风和精神,党就会失去生存和立足的条件,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党从幼小走向强大,从稚嫩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形成和确立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第三,作为一个有着明确革命目标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有着形成和实践艰苦奋斗作风的清醒自觉。中国共产党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建立了革命政权,有着22年局部地区的执政历程,正是在这一历程中,中国共产党进一步锻造和形成了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不同时期建立的革命根据地,都是在强敌包围之下生存和发展的,因而革命政权能够存在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就要求必须是一个廉洁的、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的革命政权。流传至今的“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就深度反映了当年干部艰苦奋斗的好作风。因此,正是在长期的艰苦卓绝、极度困难的环境中,我们党孕育、形成、锻造和检验了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保证了我们党能够战胜一个又一个敌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