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 徐克版《智取威虎山》:爷爷的革命梦,孙子的美国梦
【前面的话】
下面的这段文字,是我在讨论徐克版《智取威虎山》的研讨会上的一段发言。
当时我批评这部电影,还有善良的红色网友觉得是不是破坏统一战线?其实哪有什么统一战线,只有对红色经典的摧残与阉割。
革命梦变成了美国梦,革命也就被否定了,看这类电影,如果没有批判的眼光,很轻易就被带进沟里了。
几年过去,这个问题不仅没有解决,而且变得更加严重,所以这篇发言还是有价值的。
《智取威虎山》中有一个反转,爷爷这一辈怀揣的其实是革命梦,但最后孙子却实现的是美国梦。
电影最后给观众的感觉,好像革命梦最后变成了美国梦——剿匪就是为了让孙子实现美国梦,但杨子荣他们进山剿匪的时候,想的可不是美国梦。
实际上是等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革命梦破灭了以后,美国梦才取代了革命梦。
小分队的行动本质上是要摧毁当时的世界秩序,当时的世界秩序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是美国主导的,而在预期的革命后的新秩序中,美国梦是不被允许的。
等革命梦没法实现了,大家才开始做美国梦。
电影中间用很跳跃的方式把这两个梦对接起来了,就是说这里面有一个偷换,但是很多观众没注意到。
当时杨子荣们怀揣着一个革命梦,是要推翻国民党政权,而国民党政权建立的秩序,是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杨子荣们的革命梦想是跟美国秩序不一样的,但是到最后革命梦变成美国梦,就是暗喻你原来的革命梦想破灭了,现在大家做美国梦就行了。
我觉得这是徐克在讲述革命往事时是完成了一个翻转,在讲的过程当中是有偷换的,如果我们不太留意,就会觉得挺好的。
我跟这个故事确实是有一点渊源的,我当年在航校时,飞行训练团的驻地就在《林海雪原》发生地,我们放下背包以后参观的第一个景点就是杨子荣烈士墓。
小分队在当时那个背景下,带有很强的工作队性质,完成的是非常富有政治性的任务,但徐克在表现的时候,把政治性的东西都排除了。
我们看这个小分队跟猎豹突击队等特种兵小队没有什么区别,是一个专业化的、装备精良的、去政治化的反恐部队,跟现在主流的叙事没有任何冲突。
徐克在这方面是很小心的,把里面所有的有可能产生政治联想的符号都给去掉了,比方说红五星,红领章都没有了,当时部队也确实没有红领章,但是帽徽是有的。
红旗没有了,共产党、毛主席等所有有可能产生政治联想的符号统统都没有出现,把整个政治性的符号都去掉了以后,就建立了一个新的论述。
徐克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把它处理成一个单纯的反恐的行动,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